什么是哲学?
这是学习哲学的首要问题。由于这一问题总是被人混淆不清,导致学习哲学总是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很多人更是趁机浑水摸鱼,阐述问题不清不楚,甚至把哲学当做科学,或把科学歪曲成哲学。
要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我们首先得承认一点:
就是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处于想象与真实这样的一个双重世界之中。
在想象中的世界,基本存在单位是:概念
在真实中的世界,基本存在单位是:物质
概念与物质的关系就是,前者是后者的抽象表达。
科学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陈述真实世界中一切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关系,因此科学可证伪。
哲学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判断想象中的概念是否与现实中的物质符合,所以哲学无法证伪。
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判断。
因而老是出现白马非马的问题。
通过这种区分,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哲学与科学的两个结论:
1,科学止步的地方,就是哲学开始的地方。
2,如果科学可以完整陈诉世界,那么哲学的尽头就是科学。
哲学的尽头是宗教。这句话流传盛广,这完全是半吊子哲学长期混淆大众导致的。
科学是陈诉事实,哲学却是判断。
当事实呈现的时候,判断就没有必要了。
哲学作为一种判断,它天生就是面对未知的,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下判断,如果知道了,就不需要判断了。
而科学不是,科学是必然,精确,科学是知道,所以科学只陈诉不判断。
科学所在的地方,哲学就消失了。
无论你怎么白马非马,判断总有对的时候,也有错的时候,虽然它无法证伪,但是这里面一定有规律,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在面对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判断总是准确的,而有的人判断总是错误的。
或者说有些人总是能在一定的概率上能做出更多的正确判断,而有些人却总是判断错误。
哲学实际上就是关于判断的学问,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抽象判断之总和,它不仅仅要做到能对局部的问题进行判断,还要要能对整体的问题进行判断。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就是关于某种哲学思想体系,也就是把世界上的物质抽象成概念以后进行重组,指明什么是什么,掌握这种思想体系以后,不仅能帮我们认识普遍的事物,还要能帮我们认识特殊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一些思想体系,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
很多哲学由于抽象的太狠,比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比如周易的各种卦象之类的,这样的哲学可以解释普遍的事物,却很难解释特殊的事物,一切只能靠悟。
有些人就是喜欢搞抽象的概念,抽的越狠越好,因为这样他就掌握了最终解释权,怎么说都是对的,现实中这样的大忽悠我们见得非常之多,专门抽象出一些概念包装成所谓某种规律法则贩卖给你,让你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当时听的时候由于他列举了某些例子让你强化了这些概念规律法则,因此醍醐灌顶感觉恍然大悟。
然而真正到了现实中,面对真实的物质世界的时候,却发现无所适从。
所以这样的哲学,绝对不是学习哲学的首要选择。当然不能说这其中没有智慧,只是对于入门者不太友好罢了,而且容易让人脱离实际,沉湎于想像中的世界,因为你很难拿这样太过抽象的概念去与真实世界的物质相符合。
物质与物质之间有多少关系规律,概念与概念之间就会抽象出多少关系规律,这些复杂的理论,知识,你如何确证,如何拿去准确的符合?如何做判断?
你符合不了,就无法下判断,更有可能是判断错误而导致陷入困境。
一些似是而非的,飘忽不定的概念充斥卷轶,有时候,甚至会一不小心进入宗教的层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古典朴素哲学好太多了。
所谓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学科,一定也会谬误丛生,除非明确的区分了里面关于物质世界的部分和想象世界的部分,不然就非常容易掉入大坑之中。
不过,这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哲学,哪一种判断的规律能够指导你进行每一项判断。
只有科学的准确陈诉才是正确的。
哲学既然是一种判断,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又因为总有存在判断极为准确的人,因此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真正的规律,哲学就是一种算法,是人类的算法,因为算法就是判断。
大自然需要算法吗?不需要。
如果有上帝存在,上帝肯定是不会思考的,因为上帝无需判断。
ALphaGo Zero ,因为它的自我学习,就是通过算法加规则。
规则告诉它围棋如何玩,算法告诉它如何判断落子。
只不过它的胜率,已经接近陈诉了。
所以判断对它来说消失了。
所有的人类的围棋理论对它来说毫无意义,它跟你下棋是不存在判断的,因为它的每一步都是对的。
这就是我的哲学第一课。
什么是知识?
所谓知识,就是我们有一套概念体系,能够描述已知的现象,并让这些现象之间获得一定的关系,所谓解释。
比如苹果落地与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现象,通过万有引力被描述。
比如当我们举起不同东西时用力感受的不同,由引力与质量的关系来解释。
比如通过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描述,我们把昼夜更替四季演绎等不同的现象联系起来了。
在我们的概念体系之外,没有一种叫做真理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我们在做的只能是通过设计出新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来更好地去描述已知的现象:这里无关对错。
比如相比于地心说,日心说就能更好地描述当时发现的天文现象。
但地心说也能描述那些,只不过面对人们观察到的越来越多的天文现象,它需要越来越多的“修正”才能勉强应对。
它的描述越来越繁杂,显得越来越狼狈。
而日心说用一个更简单的模型,就能很从容地描述那些现象。
差别仅此而已。
但,地球的的确确是在绕着太阳转的,这不就是我们发现的真理吗?
当我们说一个东西绕着另一个转时,我们是在用一种最方便的模型,来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
如果你以在外围转的那个东西为描述的中心,你也能做出描述,只不过要复杂一些。
我们选择了简单的描述,并认为那就是“现实”。
地球绕着太阳转,不是一个早就存在在那儿、等着去发现的真理。
而是我们迄今为止做出的、对已知现象最方便的描述。
也是我们借由地球和太阳等概念想象出来的现象。
如果没有概念体系,那么我们所见的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杂乱的、混沌的现象,没有分别,没有联系,什么都没有。
而任何一套概念体系,都能使我们在看到现象时,看到的不再是无意义的光影,而是有意思的东西:借助概念体系,世界才开始“有了什么”。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我们起名字(创造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在创造世界。
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万有引力”吗?
我们观察到了各种现象,然后想象着有一种力导致了这些现象。
什么是力呢?我们只不过是看到了各种现象而已,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真的存在一种东西,叫做能量吗?
就像古人认定,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灵魂?
能量存在于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电磁力中,存在于原子核之间的强力中……
但我们又造了新的概念来描述能量,何况我们还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但关于这些概念,我们能进行计算,而现实中的现象总是符合我们的计算结果,这不说明它们是真的吗?
这只是说明它们在描述现象时,是有效的,至少是比灵魂更有效的概念。
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分子?
是的,你通过显微镜千真万确地看到它了,就像我亲眼看到了眼前的键盘……
我们不能抛下概念,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变成没有名字的荒漠。
或者干脆说,就会消失。
于是我们也不能停止求知:求知是让这个世界得以存在、且越来越精彩的方式。
在求知时,我们都会碰上不可知论。
它说:我们真的能确定我们知道什么呢?我们什么也不能确定。
但,科学说:没错,但我们至少能就某些现象做出假设,然后在这假设上达成共识,这就足够了。
但,哲学说:没错,但我可以、且一定要做出关于一切的假设,哪怕不能与别人达成共识。否则,这世界在我心里就要无趣地消失了。
这样也好理解哲学为何总显得那么孤独了,冒险者的孤独。
但,艺术说:没错,所以我不做假设,不造概念,我通过没有名字的方式来描述我见识到、想到的现象。
艺术也容易孤独……
任何人都可以拿不可知论来反驳任何知识,但没有人真的完全信奉它。否则他不会存在。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试图求知一切的努力。
试图建立最庞大的概念体系,能描述它能见识到、想到的所有。
力图让这个世界存在得更好一点、更不那么单调一点。
既然求知是创造而非发现,
既然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
那么只要是认真的求知,总会有所收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是的。
这个世界没有概念、没有机制。
它不是一台巨大的机器,
也不是一个巨大的谜,
它是无限的无知:
但我们只能用有限的有知来解这毒:殆是我们的宿命。
这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无关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