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问题要分解后说它,如同西瓜要切开了吃
一
大多数人讲话,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觉得心里有许多话要说,可是,说出来又没有几句。
又或者,心里似乎有千言万语,可是却讲不出来,不知从何讲起。
我也经常告诫我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即兴演讲,也就是紧扣立题,把握几个要点展开即兴的陈述,即可以达到自由酣畅。
即使你有时间准备,但是千万不要想多了。否则,等到讲话的时候,你就老是在回忆你刚才想过的那些话语,不仅神态怪异,而且容易想不起来,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
当然,我并不否定事前准备的必要,而是强调要正确地准备。
我之所以说大家“想多了”,是因为:一般人都只是想过某个话题,有些思绪、有些观点、有些事例、有些情绪、有些感觉,可是,并没有将它们有序地取舍、整合、排列,也就是说,它们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是一锅浆糊——当然,它是一个整体的。
二
我们常常使用“分析”这个词儿。可是,我们没有深究这个词的意思,既没有自觉的分析意识,更没有掌握有效的分析工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因果律时指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有四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多因一果。
这四种关系只是理论分析,有两种情况我们可以排除:
第一,一因一果事实上并不存在。不过,它在分析问题时有用处,比如我们讲:某某现象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一因一果分析。
第二,多因多果并不实用。因为我们分析问题尤其讲话时要力求简明,如果我们非要讲多因多果,往往会把问题越说越复杂。
因此,我们除了个别情况下采用“一因一果”来探讨因果关系外,更要学会分析,即用“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因果关系。也就是你要指出某一种现象之所以出现的多个原因,或者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多个方法;同时也要能指出,某一个措施会导致多个好的与不好的结果,或者某一种问题的出现或会引发多个相关或连锁反应。
三
吃西瓜的时候,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会抱起来就啃的——因为你无法下嘴。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大个的西瓜切成若干小块。
因此,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才能够把它讲清楚。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领导人习惯性的说法:我谈三点看法,我讲四点,我从五个方面来谈点意见……
具体的分解方法,我总结成五种:
点:要素法。把事物分成若干个构成要素(组成部分),或者促成要素(原因或办法)。
线:时间法。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阶段、步骤、环节、过程。
面:空间法。把事物按照空间分布或领域进行分解。
层:层递法。把事物按照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进行分解。
角:角色法。把事物按不同的人物与组织看问题的角度来分解。
倘若你能够把一个话题按以上五种方法分解,并排列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快速的理清思路,并把话给讲好,而且听众也容易理解和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