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开始躲藏就很难停下来了,这点我始终深信不疑。
作者:袁哲生(1966-2004) ,中国台湾人。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文学奖”,“吴浊流文学奖”等。被张大春誉为“21世纪撑起台湾小说江山的两个作家之一”。
这本书收录了袁哲生1994-1999年所写的短篇,包括与书同名的《寂寞的游戏》以及《遇见舒伯特》、《送行》、《父亲的轮廓》、《没有窗户的房间》、《密封罐子》、《木鱼》这几篇文章。
初识这本书是通过一部名为《但是还有书籍》的记录片,这部记录片推荐给每一位爱书的伙伴们。纪录片的第一部第一个章节是以编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其中就推荐了这本《寂寞的游戏》。片中是这样介绍的,“(作品)往往通过儿童单纯的眼光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因为是台湾地区的作品,大陆很少有人熟知。编辑朱岳在偶然阅读之后,觉得其不亚于西方大师的作品,下定决心让这本好书被更多人看见。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有实力的作家没有被挖掘,很多绝妙的作品也没有被发现。
这本书的风格非常有个人特色,我初读的时候不甚适应,随着阅读的深入,才领悟作者功底之深厚,竟然可以把文字运用到如此境界。他的文字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但是非常精准细腻,值得细细品味。在表达感情时反倒是冷淡的笔触,但却直击人心,恰到好处的留白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他的文字而不是故事击中,说是故事倒不如说是片段合适些,因为袁哲生永远不会给你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交代,单单用他的文字就能一把将你拉入他的世界。下面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书中的句子,可以从中领略袁哲生的文字力量。
“一颗颗青荧荧、忽远忽近的萤火虫,飘荡在草丛里,像一群失眠的鬼魂。”
“天亮之后,早晨柔和干燥的光束从小木窗外透射进来,照亮了无数悬浮在半空中的细小尘埃,看着它们无声地像鱼群一般游来游去,令我觉得如释重负。”
“在无人的城楼间,我像是那些没有生命的道具。”
“他还记得,无意中遇见这房子时,妻的欣喜神情,就像一尾刚被钓鱼者重新放回溪流里的小鱼,仓皇而幸福。”
“半边月亮从茶树顶上探出头来,水洗过的光泽,像是面锅里冷却的蛋白。”
我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不算高,有些故事的意境不能完全体会,有时间的话会反复阅读琢磨。我十分佩服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他的文字和情感联结得如此巧妙、精密、熠熠生辉。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之中,袁哲生的文字是给我惊喜最大的。袁哲生39岁时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能是他的那双眼睛太细致了,能感悟到万物,当然更能感悟到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