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丢由
(1)
《落水赢家》是我自己根据大学四年所见、所识、所闻改编的小说。这是我眼中所见的这个世纪的海外年轻人寻找自我的方式。
原45万字,后删删改改到了40万。不能再改了,再改就是对自己的辜负了。
我们直接点明题意: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自我寻找的故事。
随着她离真实的自己越近,她的人生就越幸福。
最初,17岁的李叶茴承受着基本上青春期少男少女们能承受的一切困惑:相貌身材中等偏下、家庭破碎、身边人对她从小的冷嘲热讽、生活拮据、学业平平、没有所在地(北京)户口、异性缘约等于零。
与此同时,她也因这些生活不顺利,内心有着数不胜数的阴暗想法和扭曲人生观:重色轻友、极度自卑、胆怯、腹黑、记仇、外貌协会、唯利是图...带着这一切的疼痛和丑陋,她来到新加坡,开始了五年之久的留学生涯。
跳到五年后,李叶茴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她没有功成名就、留名千史。她的宇航员梦想破灭了、成为一个在高处擦玻璃的人的情怀没有了、小提琴女神的期待放弃了、最佳辩手的光环忘记了、找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友的情愫消失了、改变世界的一腔热血也平息了。
但是她学会了爱自己。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了未来该走的方向:从头开始成为供应链领域的专家、一个优秀的越野跑者、和一个平凡无奇却懂她的男孩结伴成长、和从小大骂不停的母亲成了姐妹。
李叶茴学会了和世界和平相处、和自己握手言和,能够有底气、有信仰、有勇气地,和全世界的99%的人一起走向平凡。
【李叶茴做了什么,请参考四年名校,不止342天在路上...】
所以这本书想论述的是什么:
大学的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哲学。
(2)
我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坚信,大学的意义在于:a)找到我是谁、b)找到我终生要从事的事业然后奋不顾身地成为不可替代的专家、c)找到我要终身相伴的人。
后来我发现找到这三个答案是不可能的。发现这“不可能”的艰辛也是我之前远远没有意料到的。
a)我是谁。
这件事情不是找到的,而是反省到的。你是谁?你就是你经历的合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喜欢什么,只是不愿承认和正视罢了。
比如,你是一个爱跳舞的人,又是一个爱家庭的人。然而你的家庭不支持你跳舞,于是你就说服自己不爱跳舞。但是当音乐响起,你加速的血液、急促的呼吸骗不了你。
b)找到我终生要从事的事业。
这东西也找不到。因为这个时代就业环境千变万化。
有人说自己爱做科研,结果因为工资低、资质差发现自己兴趣骤减。
这个原因很多元:可能是相比科研,他更爱钱。
可能因为“爱科研”这是他妈妈灌输给他的“热爱”,因为家里有博士生很有面子。他更爱自己的妈妈,所以就逼着自己爱科研。
也可能因为他爱的是科研带给他的感觉:改变世界的幻想。后来他发现科研不能带来这感觉,或者别的事物更容易带来这感觉,便不由得转移战场。
这是一点。
另一点是我注意到,其实小孩子们最初的梦想非常简单,比如:我要做科学家!
那么科学分门别类起来也是十分可怕的。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勘探?
物理?好,那再细分:现代物理?当代物理?实用物理?理论物理?
实用物理?好,再落地到事业:物理老师?研究员?物理启蒙创业者?教辅中心老板?教授?
这些职业没有好坏,更没有高低,只有合适不合适。那么什么合适你?什么不合适?
再接着深入,很少有人说自己人生只学物理。
可能我喜欢物理因为喜欢和宇宙相连的感觉,又喜欢赚钱因为想给家人高质量生活;我喜欢舞蹈的优雅气质,又喜欢越野跑的粗暴勇猛...这都很平常,所以世界上才会有很多斜杠青年。
但是人们都明白,若是真正想做到不可替代(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想不可替代),就要专心致志地做一个领域,做到天荒地老,成为专家就八九不离十了。
可是那么多领域,怎么选择?
问题就又回到了找自己:找到一个让自己永永远远都不会后悔的选择。
可是难,太难。
很多人嫌麻烦,就让家人给自己一个方向,然后凑活凑活过了。这样也没事,可能他们的“选择困难症”在别处,比如择偶、选择移民国家、选择生活方式...但是无一例外都面临着选择。
上面的大致分类是一个问题。那么此时还存在的另一个疑惑:你有听过小孩子说我未来想做数据分析?我未来想做供应链管理?我未来想做人力资源?我未来想做修脚师傅?我未来想做互联网创业?
这些职业词他们听都没听过,或者在他们的童年里都不存在。可是还是有人做了这些岗位,也还是有人做的很开心。这就奇怪了,这明明和他们最初的梦想八杆子打不到一起,为什么他们还是很开心呢?
可能是两个原因:
因为他们幸运,碰到了一个让自己心潮澎湃的事业,就像不小心爱对人。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爱与不爱,所以学会选择什么、拒绝什么。往往为这份“自我了解”,多数人付出令人咋舌的代价。
就好比李叶茴曾经为了“了解时事”、“抛头露面”这两个理由成功挤入所谓“世界第一辩论队”,后来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辩论队重于语言攻防,次于了解时事。而真实的李叶茴心中,“勤勤恳恳”做事的踏实相比“辩场上伶牙俐齿”带来的光环更让她幸福。
意识这点后,她决定放开执念。因为李叶茴意识到,这些执念只是执念,是被从小到大身边各种人所灌输的“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她根本不了解自己,所以她要去寻找自己。所以她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就会满世界跑、尽可能在大学这个试错成本最低的时间段找到自己。
最后,她在自己曾经最看不上的“志愿者”社团大放光彩,不但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还在社团内表现优异,进而发觉了自己一直忽略的领导才能。
所以,第二个问题“找到我终生要从事的事业”,还是等于找自己。
c)找到毕生所爱的人。
说到这点,不得不提及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这是我五年来看的第一部电视剧。不仅因为这剧诙谐幽默,而且因为我从里面看到的那个浅显易懂、却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合适。
去爱一个合适的伴侣,而不是一个众人说好的伴侣。
当然,两者不冲突。
里面有三对情侣:马克和王小米都爱踏踏实实过日子,赵岭和田野都极富事业心,只有娜娜把邱枫身上被前任嫌弃的耍宝顽皮当作个性、梦想远大。
所以,你该爱什么人、你最后和谁在一起幸福,都是命中注定好的。有的夫妻不合适,却还是相濡以沫一辈子,要不就是相敬如宾,要不就是后天培养出了默契。
但是,幸福的爱情必须是三观相符、行为默契,而那些不默契的地方都没有触碰双方底线。无一例外。
所以,找到一个相伴终生的伴侣的前提,还是找到自己。
哪怕找到自己之后对着《恋爱指南》翻找自己应该寻觅的另一半,也比直接崇拜众人选择的好男人要靠谱。
(3)
由此可见,“ a)找到我是谁、b)找到我终生要从事的事业然后奋不顾身地成为不可替代的专家、c)找到我要终身相伴的人。”这三个问题的其实是一个:找到自己。
在严谨点说:找到自己,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
为什么这么说?
就像刚才论述的一样,关键的不是知道你喜欢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太多东西,甚至把“不排斥”当作喜欢。
而知道怎么选择、怎么排序,最后挑出最喜欢的,狠心放弃次喜欢的才是走出迷茫的关键。
当然,放弃很难,就好像自助餐只让你挑几款食物吃一样。但是不放弃的话,你每个滋味都尝不踏实。
大学要找到的受益终生的人生哲学就是:一个能让自己幸福(或者少痛苦)的做选择的依据。
再拿书里的例子:
吴松毅,李叶茴的前任男友,在书中爱着她、也爱着他的家人。可是他的家人不爱她。就这样,他开始耗着、避免做选择。可是如果当初他果断地明白谁更重要、再采取聪明点的做法,事情不会停滞不前。
再来个例子:
李叶茴的辩论队。她不喜欢里面的语言攻击训练,却对“世界第一辩论队”的光环欲罢不能。是“光环荣誉”,还是“花时间踏踏实实地了解时政、不强迫自己反复颠倒立场”更能给她带来幸福?李叶茴也懦弱得不懂得割舍,最后拖拖拉拉了许久,才狠心放弃,从此前路一片光明,却也付出了沉没成本。
还好,放弃过一次后,下次就更容易了。
母亲让她留长发、穿长裙、拉小提琴、学绘画、温柔地说话。她照做了,却以这份形象吸引到了不合适的男孩、做了不适合自己的社团,最后事倍功半,只得做回自己:她剪了短发、在辩场上能言善辩、自由自在、和自己选择的男孩自由恋爱、甚至穿上跑鞋成为一名泥巴里打滚的越野跑者,甚至跑掉了九枚指甲还开心得像个孩子。
这就是“找到人生哲学”的力量。
当然,找到人生哲学后,还要配备相应的行为(知道对错不等于有勇气选择、有自律持续前行、甚至在了解真实世界后学会如何妥协),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关于李叶茴如何拥有勇气、获得自律、如何了解世界真相后说服自己妥协,《落水赢家》里都有,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挑出来讨论。
(4)
《落水赢家》囊括了我四五年来的经历。45万字不算多,有时间、有精力可以扩充到100万。但是主题是“自我寻找”而不是“个人传记”,就有依据地选择了内容。
当然,如果有心删减,还是可以大刀阔斧地改编。不过都是宝贵回忆,删了会心疼。而且每一段经历都对李叶茴的整个心理转变、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就像是拼图,少一块,她都成不了现在的模样。
以上就是我这五年(一年私校,四年大学)的个人总结,真心实意地希望能给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因为这曲折的一路上,我见过太多迷茫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有着无限力量却无处挥发,有着无限勇气却使在错误的方向,有着数不胜数获得幸福的机会却都因为胆怯而放弃。
他们把自己关了起来,关了一年又一年,他们恨却不知道恨谁,渐渐地,他们就老了,就恨不动,也忘了如何去爱了。
我大学时候就想,希望以后能做出一番事业,可以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出国体验世界、从自己的小圈子里走出来,看看另一种文明的人是如何定义人生的。现在看来路途遥远,便期待利用文字的力量完成自己大学的最后一个使命。
祝福所有读者在自我寻找的狂欢中大获全胜。
【图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