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

朱先生

我看《白鹿原》,最敬佩朱先生。

没有朱先生,白鹿原不会太平,老百姓不能安生,白嘉轩当不好族长,孩子们无法迅速成长,撑不起白鹿原的明天。

踏破白云万千冲,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朱先生作的这首《登华山诗》,大气磅礴的心胸中装着光明磊落,玉汝于成的人生里写满理想愿景。

诗曰: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朱先生运笔如刀,挥洒自如,在困苦的旧社会,为百姓生生劈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大丈夫心中光明,夫复何求。大抵我的人生追求亦是如此,所以瞬间被他圈粉。


01

临危不乱,迎难而上,方是真英雄。

朱先生在剧中第一次出现,便是带着白嘉轩去赴清兵的“鸿门宴”。

当时清兵与军阀对峙郊外,一旦开战,白鹿原必定生灵涂炭。

朱先生此行,就是要凭三寸不烂之舌,争取化干戈为玉帛。

鸿门宴九死一生,朱先生心如明镜,带上白嘉轩,早已想到他会为自己收尸。

劝退清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被晾在清兵大营里,朱先生教白嘉轩唱《渭城曲》,一唱便是一晚。

这首曲,一是唱给清兵头领方升,表达时势不可逆转,清朝已成故国,劝他早点离去;二是唱给自己壮胆,表明吾与君相知,懂君愁苦,既然相见恨晚,理应早点会面。

清兵退了,朱先生成了白鹿原的救世主,白嘉轩却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想不明白清军为何会退兵。

朱先生问:嘉轩,什么是你的命?
白嘉轩说:地是我的命。
朱先生又问:那方升的命是什么?
白嘉轩问:他的命是啥?
朱先生说:名声就是方升的命,他不想死后被人掘坟,遗臭万年啊。

白嘉轩好像懂了,又想起了更重要的问题,他问朱先生独身闯军营为啥不害怕。

朱先生说:怕,有的事怕也得去做。

嘉轩问答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朱先生有民族大义,有怜悯慈悲之心,更是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一曲渭城风雨,了却一场生灵涂炭,智慧里的担当,风雨里的坚韧,朱先生生在乱世,又不沉于乱世。

我心有宏愿,虽前路荆棘,也要一往无前。


02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朱先生退了清兵,县长敲鼓迎接为他庆功,不过,朱先生没有前来。

名利二字,自古以来万人追逐。朱先生不屑也不争,只做应该做之事,既然是自己应该做的,为何要去收取报酬和感谢。

人生能够如此达然洒脱,朱先生定然非寻常人也。

孑然洒脱

退兵事后,他给白嘉轩送了一封信,只有13个字:

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

这几个字鞭辟入里又接地气,为人处世的道理尽在其中,着实妙不可言。

脚放大才能走得远。白嘉轩从中学会了登高望远,当族长后先修祠堂敬畏祖先,再办学堂培育子孙,他考虑到了眼前的生计,更在思考谋划白鹿原的未来。

发铰短才能弃束缚。朱先生追着白嘉轩剪掉辫子,意在除去他心里那根深蒂固的封建流毒,唯如此才能跟上时代不被淘汰。

指甲常剪就不会藏污纳垢。白嘉轩学会了清白做人,腰杆挺得直,百姓信得过,自然一言九鼎诸事可做,以身示范胜得过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

兜要浅便不会贪得无厌。那个时代当官贪财,族长不是官,理应站在百姓身边。谁家有难出钱出地救济,祖宗祠堂自己出钱修整,白嘉轩兜变浅了,威望就变高了。

朱先生的13字真言,教会了白嘉轩做人处事,为白鹿原培养了一位优秀的族长,着实功德无量。


03

君子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

朱先生答应清军头领方升教书五年,方升死后,他便依诺去了。

既然承诺了,必然要遵守,哪怕让你许诺的人已经死了也要做到,这才是真君子。

驱牛除鸦片

五年后回到家乡,朱先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除掉鸦片。

鸦片比粮食赚钱,但是害人不浅。白鹿原的百姓心里明白,却是于心不忍。

朱先生也不多言,白家鹿家两大家族只要不种了,其他人自然纷纷效仿。

看到催牛犁地的朱先生,兆鹏说:我将来要成为他这样的人。

朱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白鹿原的下一代。

朱先生学富五车,却不迂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鹿原上请来的教书先生。

封建流毒根深蒂固

教书先生大谈心学,讲知行合一,他把封建思想一以贯之,并奉为千古不变之定律,从坚持女人裹脚能看到,他是典型的腐儒酸。

朱先生是个真人,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辩证看待历史文化,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朱先生识得教书先生的博学,恳请他就在白鹿原上教书育人。

虽然两人观点不一,朱先生却能放下成见慧眼识珠,此等胸怀难能可贵。


04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朱先生懂得人心如水,所以心中坦荡不起波澜,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

白嘉轩、鹿子霖被绑票,村里人凑钱赎人。朱先生主持大局,机智应对,沉稳如山。

人救回来了,劫匪死了,那笔钱却被县长扣下了。

白鹿原上的百姓知道钱要不回来了,开始记恨朱先生,少了之前的敬重,多了诸多流言蜚语。

县长来白鹿原立仁义碑,他编了首儿歌,装哑巴不说话,只伸出了三根手指。

何县长大清官,今天来到了白鹿原;何县长大清官,赶走了绑匪把钱还。

何县长何等聪明,为表彰白鹿原的仁义,烘托自己的高洁,于是免了白鹿原三年赋税。

朱先生与何县长斗智斗勇

朱先生用心良苦,更有大智慧,明知不可为就换条路走,条条大路通罗马,事事用心便能成。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朱先生比这境界要高很多,世间谤我、辱我、恶我,只是由他、耐他、爱他,把珍贵的东西还给他。

我有两袖清风,为你赶走乌云。你虽读不懂我,知道我为你着想即可。


朱先生原型牛兆濂

《白鹿原》里的故事大多是虚构的,只有白鹿书院的山长朱先生确有其人。

朱先生的原型是蓝田县清末举人牛兆濂,他是清末民初誉满三秦的饱学名儒,号蓝川先生,民间称其为“牛才子”。

劝退八旗军,赈灾济民,耕除鸦片,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

感谢朱先生,让我认识了一个鲜活的“牛才子”,学到了君子固守的仁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