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开年,一场场雾霾再次席卷全国多地,在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如果让我们站在室外用力深呼吸一小时,相信第二天大部分人都会嗓子发炎进医院。虽然更加重视运动和健康,然而也不得不在这样的天气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随着雾霾、食品安全等话题的展开,重大疾病保险也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与家庭。一句“你若安好,我愿备胎到老;你若不好,我是救命稻草。”红遍了朋友圈,也完美的诠释了保险的意义。
1.三兄弟买保险的故事
有一家三个兄弟分别购买了三份保单,年缴费都是10万元。
老大:全部购买了理财保险;
老二:购买的一部分理财保险+3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
老三:全部购买了300万保额的健康险。
天有不测风云,三兄弟同时被诊断为重大疾病,幸运的是现在医学发达了,病可以治,需要每人50万的住院治疗费用。
老大立刻联系了保险公司,公司回复说:“先生很抱歉,您只有分红险,疾病不予理赔。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您,马上要交续期保费了…哦,要退保啊,退保也只能退一部分给您,因为您中途退保是违约行为,公司要扣除违约金的,真不好意思啊!”老大怒吼道:“保险是骗人的!我要去法院告你们。”
老二也给保险公司报了案,很快获得了30万的理赔,但是还需要自己承担很多医疗费用,还要尽快去上班,因为家庭开支在增加,理财保险的保费也需要继续缴纳。老二说:“保险嘛,一般般啦,买了也蛮好,生病能理赔,但是这点理赔款还不够我看病交保费的,保险可买可不买,买多了没意思!”
老三也联系了自己的保险公司,获得了300万的理赔款,不但把所有的医药费都支付了,还余了一大笔现金留给家人生活和孩子读书,出院后安安心心的在家休养,逢人便说“保险真是好东西啊,真是雪中送炭,你也要赶快去办一份。”
【同样是买了10万元的保险,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呢?】
其实,保险产品是分类的,不同保险产品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保障范围也不尽相同。如果买的保险不在理赔范围内,就不会得到理赔。就像我们买的电视机有问题,洗衣机的厂商不会为此赔付一样。老大就是这样,他购买的是理财分红类的保险,大病不在这个保障范围内,自然不能得到理赔。
老二呢?因为他只买了一点点的健康险,所以,他觉得保险可有可无。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属于老二这一类,认为保险有用,要买,但是买一点就够了,不需要买太多,以后有机会再买。
只有老三是拥有了足额的健康保障,所以,他觉得保险真好,是雪中送炭。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购买健康险?健康险的保额到底买多少才是“足额”呢?健康险保额的实际需求是多少呢?2015年中国肿瘤协会和中国卫生署同时调查显示,重大疾病平均治疗费用需要25.8万,这还仅仅是治疗费用这一项。如此看来,发生重大疾病时,保险的赔付仅占三分之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险保额计算思路】:那么多少才算是足额的健康保障呢?这里有两个思路分享给大家:
①保额要覆盖收入损失:健康险不仅是医疗费用的问题,还是收入损失。除了高昂的医疗费用意外,重大疾病通常还需要面临一个漫长的康复期,这期间与疾病有关的支出可能包括后期医药费、营养费、护工费,如果病人是一家之主,那么家庭原有的车贷房贷、生活开支、老人赡养、小孩教育支出等一样也不会减少,唯一减少的是病人原有的工资收入(甚至是中断)。
这么看来,健康险的保额解决的问题还应该包含几年不工作依然可以收入照拿的概念。
②保额要匹配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我们以后的收入一定会越来越高,而身体状态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越来越不好。2003年我的客户的健康险平均保额只有7.6万,到今天已经增长到50万。2016年递交了十几件高额健康险投保申请,实际上200万以上保额的只承保了4件,60%的人体检不过关。经济在增长,收入在提高,但是健康险购买的可能性却在下降,健康险未来很可能想买的人买不到。
十年前10万还管用,现在考虑的三五十万,未来够用吗?十年以后还有能力和资格购买健康险吗?想拥有高额健康险越来越难了。所以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一定要站在未来收入水平、生活品质和需求的立场,来做今天需要多少保额的决定。
所以,用保险抵御家庭或人生道路上的风险,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与时俱进!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您的保险合同,结合收入损失和未来思维,看看您的健康保障有多少呢?
客户的身价逐步提高,健康险保额同样也是逐渐提高,因此每一个客户不是买了10万50万保额就足够了,要逐渐加保到身价匹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