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术士
解说: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45年零8个月,对于他的一生,后来的学者评价好坏各有不同。但从其人生演绎中可以看出,他最崇奉的是道教文化,这为推动中国道教文化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那么嘉靖皇帝奉行道教文化的缘由何在呢?
何晓畅:第一种缘由与嘉靖皇帝的父亲信教有关。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王朱祐杬信奉道教,朱祐杬于明弘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494年,他刚满18岁,就藩湖广安陆州,这是继郢靖王、梁庄王之后第三个被分封到此的明代亲王,抵达封地后,朱祐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抚百官,而是以地势低洼为由申请迁建王府,但是在明朝修建王府,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兴王没有圣旨,是不能决定自己住在哪里的,此前的两个王爷都住在同一处敕建的王府中,那么兴王朱祐杬为什么刚到钟祥就提出要另建王府呢?
要知道此时此刻坐在龙椅上的明孝宗朱祐樘虽然是他的哥哥,但曾经他俩也是你死我活的激烈争夺皇位的对手。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子嗣继承是一个核心问题,也许在就藩的路上,18岁的朱祐杬就曾经考虑过钟祥王府的风水问题,毕竟连续两代亲王无子除国,让心怀忐忑的他,对就藩安陆是非常畏惧的,好在为人宽厚的明孝宗朱祐樘很快答应了他的请求。或许真是因为改换了风水,公元1500年的7月7日,兴王王妃蒋氏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之前生的都是女儿,所以这个儿子不仅让兴王非常欢喜,让王府的所有职员也非常开心。这个孩子取名叫做朱后熙,他的出生一度让整个安陆州陷入了疯狂,人们认为这下子,钟祥王府不宜男丁的节奏终于被打破,王府属官以及众多下人的未来也有了保障,然而仅仅过了5天,风云突变,这个承载了许多希望和祝福的婴儿竟然夭折了,王位继承人的得而复失,让朱祐杬十分伤心和焦虑,难道说新建的王府依然不能改变风水吗?
(弘治八年)也就是朱祐杬就藩安陆的第二年,他与玄妙观的纯一道人相识,在纯一道人的带领下,两人常在一起谈玄悟道,赏景下棋,其乐融融,兴王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信奉道教的虔诚信徒。特别是在朱厚熜出生后,由于出现过孩子夭折的痛苦,对于朱厚熜的到来,让兴王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朱厚熜从小就受到父亲朱祐杬道教思想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道义上,父传其子,子随其父,一脉相传的概律是很大的,也是可能的。第二种缘由与嘉靖皇帝的降生有关。明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兴献王朱祐杬又到玄妙观园中修道听乐,正飘然欲睡之时,凤翔宫宫女进来禀报:“贺喜王爷,世子降生啦”(兴献王蒋氏妃所生,后册立为兴国太后)。与此同时,又有一道士来报,“师父坐化了”(即纯一老道在同一时刻仙逝)。纯一道人去世与世子降生在同一时日发生,是天意还是巧合,是后人们喜欢议论的历史话题,相信天意的人,认为世子降生是纯一道人的化身,认定是特别的大福大贵之人来到人间。相信巧合的人则认为,人在同一时刻去世,在同一时刻降生,是人类生老病死的客观自然现象,不足为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世子降生与纯一道人去世在同一时间发生实在是太巧合了。“吉人天相”,后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嗣继位,使朱厚熜有机会,按照“兄终弟及”祖训,登上皇帝宝座,嘉靖皇帝也许为了感恩这位纯一道人,而崇奉道教。为表示诚意,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他还御敕在承天府城南玄妙观西兴建元佑宫,其建筑群结构与北京故宫相似,与武当山道宫相仿。第三种缘由与嘉靖皇帝的求嗣有关。明朝于1368年建立政权统一天下,至1644年清军入京共16朝276年历史。其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接班方式是明朝家传天下的政治制度,嘉靖皇帝正是依据“兄终弟及”的朱氏祖训,于1521年赴京接替武宗朱厚照的皇位的。根据《中国皇后全传》记载:嘉靖帝被推上了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宝座后,册立生母蒋氏为兴国皇太后,册立王妃陈氏为皇后(河北人,鸿胪卿陈万言之女)。嘉靖七年(1528年)金秋十月,正值陈皇后怀有身孕。某日嘉靖皇帝和陈皇后一起游园,同赏秋高气爽美景。此时张、方两位妃子上前为皇帝、皇后侍候献茶。嘉靖皇帝在接茶杯时,发现张妃手指纤纤玉碧,细白如葱,而且灵巧柔美,颇为喜欢。皇帝专心欣赏张妃玉指引发皇后醋意,投杯而起,这一举动自然败扫了皇帝的兴致。嘉靖帝当着张、方两妃之面大发脾气,使陈皇后受到惊吓羞辱,由此导致皇后腹中胎儿流产,自己也因此丧命。陈皇后去世后,嘉靖皇帝先后立张氏、方氏、杜氏为后,但至嘉靖十年,皇帝依然无子。求嗣心切,嘉靖皇帝一方面将陈皇后的谥号“惮灵”改谥曰“孝洁”;另一方面在京师内兴建宫观殿宇,在大内建醮,置道篆司,烧香诵经,炼制诞子方药,以道教的经术欲想求得子嗣。由此看来,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是以求嗣生子、延绵子孙、确保朱氏家族政权后继有人为目的之一,与维护明朝社稷江山稳固长远利益是大相关联的。第四种缘由与嘉靖皇帝以经术治国方略有关。嘉靖皇帝即位后,不是以明太祖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招兵买马颁谕的祖训、宝谕来进一步治理朝政,而是以经术治国,以道流为师。他先后召道士邵元节、陶仲文(嘉靖十八年二月曾随朱厚熜到承天府为安葬帝母察看地脉)入京封为真人(道教修行得道的人),授为礼部尚书。邵元节先被皇帝召人北京,封为真人,总领道教,赐给他金、玉、银、象牙印各一方,还在城西专门给他造了一座真人府。他上朝时穿着道袍,站在二品官的行列里。后来嘉靖皇帝说他祈祷有功,赐他蟒衣玉带,加封他为礼部尚书。邵元节的父、母、孙、曾孙都受到封赐,朝廷每年给他俸禄百石,派40名校尉供他驱使,赐庄田30顷,免除租赋。邵元节死后,追赠少师(“三孤”之一,一种荣誉很高的加衔),用伯爵之礼下葬,可以说倍极哀荣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奸相严嵩,你一定不会陌生吧!这个名字已经和南宋的秦桧一样,成为奸臣的代名词了。可是,你能否想得到: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奸相竟是被一个道士举荐给皇帝的,这位道士就是陶仲文。有一次,嘉靖皇帝硬说宫中闹鬼,不安静,命邵“真人”仗剑作法,可怎么也治不了鬼。邵元节怕皇帝怪罪,就对嘉靖说:“臣有个道友名叫陶仲文,他仙术很高,召请他来捉妖,一定能降服。”嘉靖立刻颁旨,召陶仲文人宫。陶仲文在宫中披发仗剑,装模作样地画符捉鬼,折腾了好大一阵子,最后谎称妖已被降服了。鬼迷心窍的嘉靖皇帝,竟然信以为真。恰好这时皇太子出水痘,他又命陶仲文求神保佑。陶仲文就又把画符的把戏耍弄了一番。奏巧太子的病情好转了,于是嘉靖帝就认为陶仲文的仙术非常灵验,对他大加封赏,任命他做礼部尚书,加少保衔,后来又接连加了少师,少傅衔,给一品官的俸禄待遇。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是荣誉很高的官衔。在明朝280年的历史中,同时领有三孤之位的,只有陶仲文一人,就是在其它朝代,也很少有大臣享受到这种殊荣。可见嘉靖帝对陶仲文宠信到了什么程度!
自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据《中国古代史纲》记载:“世宗既专意修道,便喜好青词。青词是写在青藤纸上的祷词,用来焚化祭天。因而,凡进青词当意者,便能邀眷入阁,称为青词宰相。凡辅臣必须力赞修道,并且善写青词,才能得到信任,否则便失帝意而去。又明世宗独断自是,拒谏护短,因而直言敢谏者无所容身,只有阿谀顺旨者能专宠固位。”皇帝崇奉道教,自然那些平时和他在一起的道士(又称方士)便一个个加官晋爵成了红人。故明世宗一朝,正直大臣日少,奸佞之徒日多,终至奸相柄国,如严嵩用心供奉“青词”成为历史上有名奸相,致使整个朝政几乎变成道教的朝政。第五种缘由与嘉靖皇帝欲求自己长生不老有关。嘉靖皇帝笃信道教还有一种缘由就是以欲求自己长生不老,永做皇帝为目的。为此,不仅信用方士,专宠固位,而且妄求长生欲成神仙。他暗中嘱咐心腹内监怀安行程千里到太华山、峨嵋山、泰山等地秘访知名方士和方药。为了获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炼制健身药丸,他还命真人(即道士)在大内炼制仙丹,名为丹药,又称“长生药”,食服以强身壮体,但这种丹药含有朱砂、汞、雄黄等矿物质化学成份,具有一定毒性,长期服用反而伤害身体。公元1566年12月14日,嘉靖皇帝驾崩于北京紫禁城乾清宫,由杜皇后所生的朱载垕继任第十二代皇帝,是为穆宗皇帝,改年号为“隆庆”。“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嘉靖皇帝出生于湖北钟祥,在位长达45年零8个月。史志记载:世宗在当政期间,除即兴“大礼议”,对其文上尊号为“恭穆献皇帝,陵曰显陵”外,还于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复立县,取“祥瑞钟聚”之意命名钟祥。同时,还修建了一大批明代建筑,如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三楚巨观元佑宫、兴王府等。在嘉靖年间还修编了《永乐大典》,出版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都反映了朱厚熜一生与道教结下的不解之缘,不仅演绎出了惊天动地的传奇人生,而且推进了道教文化历史性地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丰富和沉淀了帝王之乡——钟祥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但是嘉靖帝宠信陶仲文、崇道的结果,是使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大明江山岌岌可危,这个代价真的是有点大。
晓畅说:别盲目信仰,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