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染雨若
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要为厨房和食物写些什么,今天终于动笔啦。
1.
一直都觉得,厨房两个字本身就带有无法言说的力量,不单单因为这是个能填饱饥饿的地方,更因为这是一个让人心生温暖、胃感幸福的地方。
每个人眼中的厨房都有所不同,厨房可能是饥饿时想到的一顿晚餐,厨房可能是远在他乡的思念,厨房可能是归家的渴望。在我眼中,厨房更是爱与慰藉。
作为一个小吃货,对食物的热爱从没有间断过,但爱吃不代表爱做,更不代表爱厨房。曾在一个暑假请求老妈传授做饭本领,结果成了削皮洗菜工,最后连粥都熬不好。直到两年前不知是看了哪个美食达人的微博,一时冲动用零花钱自作主张地买了个烤箱,我就这样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黄油,奶酪,低筋、高筋面粉,各种模具……断断续续购齐了才发现“一入烘焙深似海,快把钱包拿来买”这句话说得真是没错。狠狠心,咬咬牙,为了吃花点钱值了。
接着就按着网上找来的食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不出所料,光荣失败了。第一次做饼干,烤糊了;第一次做戚风蛋糕,我被气疯了;第一次摊鸡蛋饼,锅差点烧坏……以至于那段时间我一出入厨房,老妈就直呼害怕。
失败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它仅仅只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而已。我又找到了更详细的食谱,仔细回忆第一次的时候哪一步不对,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准备材料,称重,打发蛋白,混合……“叮”地一声,成功啦!食物刚做熟的香气最是迷人,每一次我都要像个孩子一样闭着眼闻上很久。
一回生二回熟,饼干,蛋糕,点心,面包,披萨都已经做得很成功了,每次回家我都要迫不及待地实践几个新看的菜谱。慢慢地,我也能炒熟几个像样的菜,熬一锅把握不好咸淡的汤,煮一碗一人份的面了。
我打心里爱上了厨房。
3.
食物里的爱,带着比味觉更久远的记忆,一起吃饭的人和氛围跟食物本身同等重要。
我并不经常生病,但一生病就会持续很久。有一次连续发烧一个星期,打针吃药都不起作用,烧得浑身疼,一点饭都吃不下去的时候,妈妈做的西红柿面汤是我唯一能吃下去的东西。和小时候生病时的妈妈牌面汤一样,有一些姜一些葱,很浓的番茄味,鸡蛋不要打散要卧在汤里。吃完了睡上一觉,转天病就好了一大半,比打针吃药有效得多。
有一次同学过生日,那时技术还不过关的我主动请缨做了一个八寸慕斯蛋糕,历经两个小时的车程才送到她手上。说实话,那个蛋糕我做得太甜了,但大家还是把它全吃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这是她觉得最好的一个生日。食物完不完美不是最重要的,心意才是。
在此之后,再喝到西红柿面汤就会想起妈妈,再吃慕斯蛋糕就会想起我的这个同学。每一种食物里都有一个故事。就像《深夜食堂》里爱吃猫饭的无名女歌手,爱吃猪排盖饭的拳击手,总是免费吃黄油拌饭的美食评论家和流浪歌手……还记得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一日三餐的食物连接成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带着普通的罪恶,普通的恨,普通的温馨,和普通的感动。
4.
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
即使时不时要纠结体重,时不时会产生罪恶感,但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还是最喜欢吃东西。每一餐,都是对食物的告白。甚至那份偶尔袭来的罪恶感也变得独一无二。
有人说,食物是最温暖的慰藉,胃离心最近,胃吃饱了,心就暖了。
若天气渐凉,那没什么比冬天里的一碗热汤,晚上回家后的一顿热菜,夜市里的一杯热酒,更容易让人感动了;若天气渐热,那没什么比夏天里的一份刨冰,晚上路边和三五好友相约的烤串,大汗淋漓后的一瓶冷饮,更容易让人满足了;若久未归家,那没什么比家乡的水,家乡的菜,家乡的调料经母亲的手烹调后的美味,更容易让人留恋了。
5.
从网上看到一段话“如果有一天,你被别人伤了心,我会用很长很长的时间,耐心替你熬一碗浓汤,长夜里留一盏灯给你,推门见你的时候,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我面煮得还不够好,所以,若有一天你风尘仆仆而来,我会走进厨房,问一问你,除了面还喜欢吃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