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解读)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黄帝说:我想听听三阴三阳离合情况的有关内容。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岐伯说:圣人面对着南方站立,前方名为广明,后方名为太冲,在太冲部位行走的经脉,叫作少阴,在少阴上面的经脉,叫作太阳。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阳经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起于睛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太阴前面的经脉,叫作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侧次趾之端的厉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所以叫作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经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为营,而是相互紧密相连,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今天学习了三阴三阳之离合。在这里多说一下,阴中之阳,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阳中之阴,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