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遇到一首歌、一本书、一个人,犹如偶尔落入沉静湖面的小石子,也许会引起轩然大波,也许只是擦身而过的美丽。
近日愈加恋旧,本以为是个人的原因,殊不知在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表示都有同感,日益喜欢听旧时的曲子、看往日的电影,怀旧情结日增。
不觉发现,年少时接触的东西,都深深印在脑海中不曾忘却,那时对此没有听懂或是看懂,只是简简单单觉得好玩。但是,人的一生记忆最深刻的时候便是幼时,记住的东西很难再忘记,这也是为什么要让小孩子多背书,即使他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等他经历了人世的浮华与沧桑后,脑海中会突然冒出曾经记诵过的某句诗词、某个警句、某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此中有深意”,原来古人表达的是这般情结,原来自古至今,我们从来不孤单,同心同感,一路向前,更是会给自己注入无形的历史力量,不卑不亢、无惧无惑勇往直前,即使一个人也无所谓渺小。
曾经暗自嘲笑父母时代听的歌曲,浓厚的土气和时代标签,高呼“我们不屑于听”,可谁知,走过叛逆的时期,日益回归到生活本身,才发现,原来“年少无知”不是贬义词,而是一定程度的实事。少年“不识愁滋味”,却自顾“强说愁”,走过“淡淡忧伤”的青春,迎来切肤之痛的成年,呈现出来的一切却是相反的。年少喜欢向全世界诉说“愁滋味”,夜晚却可安然入睡,而如今,与全世界谈风花雪月、谈阴晴圆缺,夜晚只有自我消化、吞噬刻骨入髓的疼痛,彻夜不寐,第二天醒来依旧谈论今年初秋凉爽、明年春季短暂云云“天凉好个秋”……
谈了这么多,开始引入今天的正题——毛阿敏《相思》,也正是这首歌引发了上述无尽的感思。提及歌名可能好多人不熟悉,包括我也是,但是说它是《西游记后传》的片尾曲,应该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清楚了吧,正是17年前我们追的那部鬼畜大盛宴,一个动作重复三遍,印象深刻,实在令人难以忘记,不过抛开这些动作特效,剧情内容放在今天来看仍是良心制作,正义与邪恶、人性与道义、使命与情爱…都有深刻的揭示。而这首《相思》正是对剧中如来佛祖转世投胎的灵儿的人生写照,即使是佛祖也有大义小情,也有无奈无助。
红豆生南国
是很遥远的事情
相思算什么
早无人在意
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便是这句歌词的出处,据说是王维因思念李龟年而作。而关于红豆代表相思的故事自古就有。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又有温庭筠著名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近有王菲的《红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相思的红豆不是可以煮粥的红豆,相思豆生于南方,有毒,而我们喝的是赤小豆。
提及红豆便心有相思,这早已经不是现在人能感触到的了,距离是那样远,时间是如此久,相思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情感、是什么心念,早已不知。这是作者对“思念”之情的怀念,念从前,红豆代表相思,感情表达地委婉却浓厚,现在,早已不屑一顾。
醉卧不夜城
处处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
如今的灯红酒绿、歌舞通宵,实在是个好手段,把相思消声遁迹,在酒杯的碰撞声中,把酒言欢,离开了便是遗忘,还有什么相思可言,快速分离、快速结识、快速遗忘,身体被裹挟在人群中、夹杂在欢乐中、沉浸在浓酒中,好是风情无限,心中早已没有念你的空间和位置。
最肯忘却古人诗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守着爱怕人笑
还怕人看清
“最肯忘”、“最不屑”,连用两个“最”字,突出红豆之情已是往事。“相思”算什么,那是古人才看重的东西,今人谁还在乎,如此渲染出生活的这个时代背景,才娓娓道出,这份爱,即使用了真情、动了真心,怕被人看清、怕被人嘲笑,所以,也假装是在玩弄而已。以小见大,任何时代不是如此呢,谁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那个皇帝没有穿衣服”,裹挟在历史中,渺小如你我,没有太多的勇气做自己,因为何其难,不如随波流容易些。
春又来看红豆开
竟不见有情人去采
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春天又来了,看红豆鲜红翠郁,却孤零零地撑在山间,看有情人来来往往,较之旧时多很多,可是却无一人来采,繁华情爱有很多,不知真情有多少。结尾唱出那份无奈与相思,思旧日的情深,念那时的意重。毛阿敏用她那具有沧桑力道的声音把感情传达地一听无余,直至人心底。
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不觉和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联系起来,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念从前之感怀。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