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故事的差别总是很大,有越来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构的故事中。人们总喜欢通过故事来认识世界,但那是一种刻意编造的假像,故事可以让人产生认知偏误——故事是一种催眠术。 真实世界并非如此。在这个时代,想过简单的生活只能凭运气,我们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简单,不学会面对真实世界真的很危险,因为我们碰到的问题都很复杂。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发出现实中存在的有“秩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真实的世界,从而减少恐惧。
4-1 无“色”的世界观
现实和故事的差别总是很大,有越来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构的故事中。人们总喜欢通过故事来认识世界,但那是一种刻意编造的假像,故事可以让人产生认知偏误——故事是一种催眠术。
真实世界并非如此。在这个时代,想过简单的生活只能凭运气,我们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简单,不学会面对真实世界真的很危险,因为我们碰到的问题都很复杂。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发出现实中存在的有“秩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真实的世界,从而减少恐惧。
“秩序”是源代码,而“熵”是“秩序”的量化单位——指有“秩序”的程度,熵值越大越无“秩序”,反之则越有“秩序”。某个对象X由A、B、C三个部分组成,站在物理的角度A、B、C之间离得越近熵值就越小,反之熵值就越大。那么在A、B、C越离越远这个过程中,“熵”值会越来越大,X实际上越来越无法保持其形态,到某个时刻我们就会认为X不再存在,所以“熵”与生、死也能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那些研究“生、死”的学问在某种程“秩序”上研究着“熵”的变化规律,例如:生物学、化学、经济学。当我们用“熵”来度量整个世界的时候,会形成一套纯粹的世界观,这套世界观不会让我们陷入到知识概念的迷宫中去。
什么是知识概念的迷宫呢?首先要明白,我们所有的知识概念全都属于对“秩序”的打包技术。如:把用脚移动身边的技术打包成了:走、快走、慢跑、快跑、跳。之所以要打包成知识概念,是为了让这些“秩序”能在意识的“辨识度”范围内被识别并处理。不过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相同的“秩序”会被重复打包许多次,如:“土豆”和“马铃薯”,我实在想不出给一个物体发明两种以上的名字,对认识它会有更进一步的帮助。每打包一次在人类的知识海洋中就会多出一个概念,为了和之前的概念有所区别还会取一个不同的名字——这就是知识概念的迷宫。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笑话:一家科研院所的办公室需要买一台“空调”,于是办公室的人员就填了个申请表,写需要买一台“空调”,结果被领导拒绝了。后来他们把申请表改了一下,把“空调”改成了“室内空气温度调节器”,于是申请就通过了。
人类的知识概念中存在太多这样同意的概念,这些概念最初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当时的人或许还能知道这和另一个概念属于同一个意思。但对于后面学习的人来说,他们就很难能分辨出来这些重复的概念——重复概念的学习无法让人进步。然而学习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学的是重复的概念。聪明的人肯定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学习上。当然,如“土豆”和“马铃薯”,可以说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产物。以前的信息传递不快,属于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那我们今天拥有如此发达的信息网络,再对相同的“秩序”重复打包成不同名称的概念又是为什么呢?比如,两年前我听到一个新词“递弱代偿”,据说属于高深哲学思想,非常的难懂。但到今天我总算知道原来“递弱代偿”所指的现象,其实就是物理学“熵增原理”所说的规律。那为什么不用逻辑清晰的“熵增原理”来解释现象,要用深奥难懂的哲学来解释呢!当我明白两者相同的的时候,我觉得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思考的时间。但后来仔细一想,这并非没有好处,这恰恰说明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存在着这样的规则。
用两套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同一个规则,可以相互佐证。这也是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就如我最初说的一样,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在观察这个世界,即便是观察同一事物,每个人得到的反馈方位也会不同,假如每个人的意识分辨率存在一定范围的差异,那最初又怎么可能知道,所观察到的是之前同一种事物呢?所以,把相同的“秩序”重复打包成不同的概念,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后果容易造成后人的迷茫。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几千年前的古人在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上和今天较新的概念如此相像,甚至有些洞见还早就存在。我们还为古人拥有这种见识而感到惊叹不已!然而,我认为这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早就陷入到了知识概念的迷宫中,被过多的同质概念绊住了自己的思维——不是古人很厉害,而是因为我们在原地徘徊,没有进步!
4-4 理解“熵”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情绪,而我认为情绪也会受“熵”值变化的影响。上课时学生安静听课,老师认真讲课,教室里保持着一种“秩序”,熵值很低;下课时学生打闹玩耍,多了许多喧闹声,熵值变高,学生之间经常在这个时候会把对方惹毛。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当去到一个杂乱无“秩序”的房间时,则容易引人发怒——人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总能感受到舒服与平静,在无“秩序”的环境中则相反。这背后的逻辑是,无“秩序”程度(熵)的增加,会打破成员间之前单一的联系,让成员间产生了更多的关连,而关连数的增加也导致矛盾的增加,矛盾多了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心理学和熵也有关系。
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作用是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所以认识信息的概念非常有必要。“信息熵”这个词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提出来,一段消息可以被理解的意义越多,“信息熵”就越大,反之“信息熵”则越小。所以文言文的文章、成语、诗词等“信息熵”就很大,而大白话的“信息熵”就小。这是把“熵”的概念应用到信息领域后,推出的全新的一套理论。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根据我的理解,之所以有行业领域的划分,其实就是因为行业间存在不同的规则。不同领域的研究就是在研究这些领域里的规律,而规律就是“秩序”。人们想知道各领域里的“秩序”在如何发生着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果是什么,可以描述“秩序”变化程度的就是熵值的变化,简称熵变。所以说他们研究的就是“熵”。从总体上看,所有领域里的熵都符合一个规律,那就是:熵值越小对人类来说就越好;熵值越小人类越是容易理解;熵值越小越容易控制,人类越喜欢。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的让熵减少呢!从维持稳定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的”,不仅如此还要防止熵的增加。但从创新和市场的角度来说,熵的减少,就意味着需求的减少,反过来熵的增加,对创业者来说,就存在着更多赚钱的机会,所谓不破不立。这点我再创业应用时再进一步解释。
4-5 获得洞见
结合前面的内容,总结起来我们会有这么几点认识:
宇宙存在一种简单的基本构件,可能是弦,但这并不重要,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利用了基本构件搭建而成。多个基本构件会形成“秩序”。当前宇宙中能存在这和多种不同的物质,是因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秩序”。
“秩序”不存在独立的载体,基本构件本身就充当着“秩序”的载体。人类之所以能区分出这些“秩序”,是因为大脑意识充当了“秩序”的编译器,因此我们能看到丰富多采的世界,而非一堆堆聚散不同的构件。
“秩序”的计量单为是“熵”,熵的增加会造成“秩序”的崩溃,熵的减少会让“秩序”越来越稳定。就像手机随时都在耗着电,熵增加意味着耗电速度加快。因此我们认为熵增加的结果会导致毁灭、消亡、死亡,反过来把熵减的结果理解成创造、创新、生存。
“秩序”之间存在竞争机制,每种“秩序”都需要通过熵值的检验,只有那些补充电(熵减)比消耗电(熵增)速度更快的“秩序”才会被保留下来,“秩序”时时刻刻都在经受着这种检验。
创造“秩序”的技术从初始技术开始就在迭代升级,地球上人类掌握着最高级的一种技术。
有了这几点认识,基本上可以回答“为什么会有某某存在?”这样的问题。
“秩序”的形成就是在“造物”,那么“熵增原理”就是造物所用的规则,宇宙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在这套规则指引下导致的结果——现在的宇宙存在着上千亿个星系,而每个星系内部又存在有几千亿颗恒星。可以说,每颗恒星的形成都是激烈的竞争结果,不可否认竞争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因此它们都是英雄。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星系这种“秩序”不会是这场竞赛的终点,在筛选机制下更大更稳定的“秩序”会被创造出来,而这一次组成她的就是以星系为单位的个体,也许她已经被创造了出来——这个“秩序”就是宇宙本身。那么普通人知道了这些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吗?对个人的意义只需要把对熵的理解,扩展到自己生活的领域便能获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使用了某件工具,比如指甲刀之类的工具,用过之后不一定都能做到,从哪里拿就放回哪里。这样的后果就是,等到下次再用的时候再也想不起来当初放到哪里去了。我想不少人都有过我这样的经历,还时常被家长或配偶教育。所以我们才在家里规划了区域,有提供烹饪食材的厨房区域;专供就餐的餐厅;用来聚会娱乐的客厅;有提供休息睡觉的卧室;专门用来洗漱的卫生间;学习用的书房等等,人们参照自己的行为来对空间进行的区域划分——这样做等于是把这一区域的熵值减少了,空间变得有了“秩序”。接着每个行为区里又放置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收纳工具,有放厨具的厨柜;有放餐具的餐柜;有衣柜、鞋柜;有书架;浴室柜等等,里面再具体放各种对应的工具,谁也不会把菜刀、调料放到衣柜里,不会把衣服放到书架上,你不会去专门记忆各种工具应该在哪里,最好就是你要用它的时候它就应该在那里——这个区域的熵值进一步的减少,变得井井有条。但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效率,这就是我们需要把家里布置成这个样子的原因。有“秩序”、熵减少、提高效率,三个词可以组成一个等式:有“秩序”=熵减少=提高效率,这是一个很价值的认识。
有些人或许觉得这种理所当然的道理,有必要拿来细说吗?的确,我也承认这是一个容易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但这不意味着真的懂这背后的因果关系。即使是你懂了这些道理,如果不能用同样的道理去解释别的现象,也说明你还未真正精通这项知识。就像学会了一加一等二,却算不出一百加一等几一样。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来理解学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检验这些知识是不是真的被学会了。一个从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太阳每天会从一个方向升起并在从相反的方向落下。”这种现象很容易成为个人的经验。但真正明白背后原因的人却很少,我们之所以很小就懂这背后的知识,是得益于教育,假如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这个现象的背后的原因,我相信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明白这一点。还记得那个教授司机的故事吗?有经验只能说明学会了表演,并不代表你学会了知识!
我还想起,之前从万维刚老师那里,听说了一本书叫《流行制造者》,作者是德里克·汤普森。作者想搞清楚一个东西流行起来的技术,注意流行的本意就是让某件东西存在更长的时间。下面我还是摘录一段万老师讲解的原话:
流行歌曲的公式
汤普森采访了几位当红的流行歌曲制作人,他想知道流行歌曲的秘密是什么。答案,是数学。流行歌曲看起来灵活自由,其实有非常严格的节奏要求,要有数学般的精确。这个节奏,来自于重复。汤普森特别用了一个数学概念来解释流行歌曲的重复 —— “分形(fractal)”,也就是说从小处到大处不同层次上都在重复。咱们还是举个中文歌曲的例子,比如说《在水一方》吧 —— 第一遍主歌,总共四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前面两句的旋律就有点相似,歌词对仗工整。紧接着是第二遍主歌,还是四句,歌词变了但是旋律跟第一遍主歌完全相同:“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然后进入副歌,总共八句话,前四句和后四句几乎是重复的。唱完副歌,再重复一遍主歌,然后再唱一遍副歌。
乐句重复,主歌重复,副歌重复,主歌副歌编排重复,你要喜欢还会把整首歌重复播放很多遍 —— 这就叫“分形式的重复”。有个美国音乐人甚至跟汤普森说,这种重复要严格到什么程度呢?前副歌的第一个音阶,要跟主歌的第一个音阶一样才好 —— 这就叫“ 数学般的精确 ”。 这么重复,用中国成语形容就是能产生一个“余音绕梁”的效果,旋律会一直盘踞在你的脑海里。余音绕梁用英文形容就没那么好听了,叫“ear worm” —— 仿佛耳朵里有个虫子一样,想停都停不下来。重复的乐句就好像一个钩子一样把人的脑子勾住了。重复能带来期待感。我们听这一句就会自然期待下一句,然后下一句的唱法果然跟我们期待的一样,我们就很满意。就好像你问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之后又问了问题,问题又带来答案和问题,这么一唱一和地呼应。重复带来满足,满足带来喜欢。
过去五十年美国流行歌曲的最普遍形式——主歌 - 主歌 - 副歌 - 主歌 - 副歌 - 最后是个有所变化的结尾。
你看,想让一件东西流行起来的技术也是把它变得更有“秩序”。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我的女儿曾经问过我: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魔法吗?我现在觉得“秩序”就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魔法”。
我们还会把有“秩序”程度(熵值)当成一把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农村与城市,人们把他们区别开来的标准也是熵值——农村给人的直觉就是落,城市就是先进,这背后其实是熵值的不同,你身处农村就会发现那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你没有交通规则这条“秩序”可遵守,城市的熵值则相对很低,处处有规则,处处存在着“秩序”。国人都承认日本这个国家非常的有规矩,而印度这个国家则很“糟糕”。许多人就算自己不一定能严格做到这么有规律,但还是会要求别人讲规律,特别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他们就算不知道这样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追求效率,但还是会这样去做。
据说乔布斯总喜欢穿一样的衣服,原因是他不想每天在穿什么上花太多时间思考,Facebook的CEO也喜欢这样,给出的理由也相同。我相信这两人不是第一批有这样行为的人,早在1986年上影的《变蝇人》电影里,里面的主角是一名科学家,他的衣柜就全是一样的衣服。3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他回答女主人提出:“为什么总穿一样衣服?”的这个问题,答案和乔布斯给的答案一样。所以,人们的一些习惯背后其实也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率的现象。
我很喜欢看咱们国家的阅兵式,要训练到这种多人一至的行为就是一种效率的追求,可以说军队的熵值必须是最低的。而熵值越低的军队意味着越讲纪律,这样的军队总能给人强大的感觉——这就是气势。军队在战争中是生与死的竞争,那里恐怕最能体验到竞赛机制的残酷性。在战争中谁能最快打“死”对手谁就能赢,所以在生与死的压力下,军队必须追求效率也必须讲效率。每当电视中播放,战士训练基本动作,要用秒表来卡时的时候,我就觉得咱们国家的强大,是一种必然。而且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已经强大,常拿综合国力来对比,比的也是效率,我们国家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需要二年,建造高铁的速度、扩建海岛的速度快得让世界震惊,人们都感觉国家变强了,其本质还是说中国的制造效率高。反观有些国家一艘航空建造了20年还未下水,还自认为很强,我们只需要靠自然规律来判断,便知道他们是一个勉强维持的结构,实则经不起碰撞。
中国人最讲礼节,“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那么“礼”是怎么形成的?在封建社会,“礼”是当权者最重要的一种制度,权利者都喜欢用礼来展示自己,并且靠制定礼来宣誓自己是权利拥有者。前面说的整齐的军队方阵就这种现象,整齐得让人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有“秩序”产生的力量。
我们基于“熵增原理”来理解其实很容易找到背后的逻辑,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把这些概念等同在一起:熵值减少=有“秩序”=有效率=有规矩=有力量=流行=存在时间更长。因此,我们根据造“秩序”的过程与技术就能简单的推演出“礼”形成的整个过程:一开始,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碰到更强的东西就无法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多人协作一起行动,也就是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数学描述出来就是想达到1+1=2的目的。但当多个人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是行动不一致(1+1<2),无法发挥出最理想的力量,在不断的尝试中,人们逐渐发现一致性可以提高行动的力量,两人同时向一个方向使力的时候,获得的力量最大,这就叫一致。于是,在效率的驱动下,就加强了这个行为的训练。两人一起用多少力,走多少步,这就形成了量化的度,多个度的组合就是法,法度!法度!这些词经常指和礼有关的行为。
刚开始两人团队,再到三人团队,再到组织成更多人的团队,这和前面我们自然进化如此的相似。为了让这种由多人组成起来的团队的某一种力量,就必须给团队一套方法,比如就是物理上的力量,那方法就是行为一致,多人一致就变成了有“秩序”,现在叫结构化。其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多人协同执行的效率。原始的人类不需要懂一致行动背后的原理,他们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到,采用一致的动作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力量,首先注意到这个现象的人,就是最早的智者和权利者。权利者把这种因果关系一直延续下来,当权利者演示出多人一致行为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叫“势”的感觉,让人觉得这种行为演示很有力量,久而久之,这种演示就成了权利者一种习惯,还取了一个专用词叫“仪式”。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赛前准备流程,就如同宗教仪式一样丝毫不差。高手都有一套固定仪式来让自己进入状态。固定流程是进入状态的好办法。这种刻意的设计行为也是一种结构化。当权利者认为一致性等于权利的时候,就会把这种一致性应用在各个方面,比如建筑、绘画、穿着等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慢慢的这些就成了“礼”。你看在古代权利越大的人,越是讲就排场。要是去到古宫,你应该能强烈的感受到这种规矩严格到什么程度——每栋建筑门窗所用的每颗钉子都会因为建筑作用的不同而不同。就算过了上百年,我依然能从中感觉到某种气势,虽然这些东西都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物质。
有趣的是我们现在居然能应用物理原理来理解且解释这些现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自己突然能明白这背后的道理而感觉到吃惊,因为这些知识我从来没去主动的从别人那里学习过,而现在却能完全靠自己领悟出来,开始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相信这是突如其来的灵感,我也曾怀疑过悟出来的是否正确,所以才开始走上了验证之路。直到我认识到这是因为自己理解了一套理论——熵增原理,其实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套理论的存在。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就是不能总结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寻找科学依据的时候慢慢发现原来本质上这一切可以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秩序”的量化单位“熵”和我们熟悉的数学单位:米、克、斤、次等等一样,只是我们太少使用到它,以至于常人难于理解他的含义。但通过前面的内容就知道,它才是我们应该去理解并学会应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现在我们可以把之前的等式加以扩展:有“秩序”=熵值减少=有效率=有规矩=有力量=流行=权利=礼节=规律。我甚至可以把这一切归结为一个感觉——好(good)!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有了认识,就不会用某一项技术手段来判断好坏。制度对于国家来说,只有适合不适合,没有必要坚持长期只使用一种。如果某项制度能让国民形成一个竞争效率高的团队那就是好制度,如果不能那就不适合这个国家,被淘汰的制度也可能为一个团队带来效率提高。所以制度只是技术,不能拿两种抽象的技术来对比,要对比的是使用后的效果。从事实来看,中国目前的制度应该是世界第一,判断的依据很简单,中国的效率全世界最快。
有“秩序”不仅产生效率也产生力量,还能带来权利。即便不知道这背后的深意,仅照着做也能变强,电视《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所之以能成为精英战士,不是凭他懂这些道理,而是他简单的在这样做着。所以有“秩序”化是我们想达到目的的一套做事法门,当你不知道怎么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提高的时候,可以从这一步开始。
4-6 一切为了时间
“熵增原理”中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是,什么情况下熵一定会增加——这就是“封闭系统”。“封闭系统”内的熵值总是在增加,因此宇宙最后的结局就是“热寂”——宇宙内所有东西都静止了,到处温度都一样。当我第一次听说“热寂”的时候,我并不太理解“封闭系统”这个概念,认为宇宙应该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宇宙的扩展速度超过内部物质移动的速度,现在我知道这样的理解根本不正确,封闭系统指的并不是空间上的有限。那到底怎么正确的认识“封闭系统”的概念呢?——封闭系统真正指的是不能从第三方那里获得更多的热,也就是能量。以这个为标准,地球就不属于封闭系统,因为我们一直在从太阳那里获得热,而太阳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它的热只来自自己。和前面一样,在把熵原理应用到其它领域时,“封闭系统”就是那个是由构件和“秩序”组成的那个整体对象,那么“热”指的是这个对象从外部获得的“资源”。现在我清楚的认识到,如果宇宙还在依靠当初在大爆炸时产生的温度在维持运转,不能从别的地方获得更多的热,那么热寂一定会是宇宙最终的形态。当然这离我们实在太远,虽然想像起来确实有那么一点沮丧。
但是有一点其实很让人困惑。刚开始的时候宇宙本来就是一锅无“秩序”的粥,然而现在宇宙最终的目标还是回到无“秩序”。那为什么又要搞这么多事情,居然还演化出了一套竞赛机制,让物质们认为创造“秩序”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其实这可以被理解,这和人们往热水中加入冰块的原因一样——宇宙觉得冷得不够快。竞赛机制可以加速热的平衡,也就是会加快熵的增速,竞赛机制更像是宇宙组织的一场阴谋!当然我们不能用给宇宙赋于人类的感情,我只是为了突出的确存在这样的矛盾。但不管宇宙被什么东西创造出来,我总觉得它不会这么无聊?因为这个目标似乎没那么有意义,所以我觉得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宇宙确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虽然不知道最终的“热寂”是不是意味着得到了某种永恒的东西——无限多的时间。但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有“秩序”似乎比无“秩序”更好,前面我们举了许多的例子,有“秩序”导致效率的提高,而衡量效率的标准是时间。之前我把自然选择比作一场赛事,而在每场比赛中则把时间比作奖品。不管是日常生活或像《流行制造者》这样的著作,还有其它许许多多被人称道的发明,这一切都在证明时间才是我们真正在追求,因此我们应该把时间当成最终的目标,这样才会认为宇宙的折腾才有意义。
对于“封闭系统”的理解,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洞见。中国有一句名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意思是“自给自足”不依靠别人。相信大家都赞赏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但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自给自足”就是贫困。这句话是不是很反我们的常识,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真正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了,但是我们却一直把它当成一个好的标准。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还存在着非常原始的部落,他们就过着这种“自给自足”的日子,而他们的生活长期以来一直就是赤贫。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他们每天出海捕鱼,自己打水,自己拿兽皮做衣服,光干这些事几乎就会花光每天所有的时间,如果不做这些事,他们就会面临饿死、渴死、冻死,但是这些人再怎么努力,还是没办法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干别的事。但我要说的是“自给自足”本质上就是在打造一个“封闭系统”,而“熵增原理”已经告诉我们“封闭系统”意味着什么,因此再这样的环境中,再怎么努力环境也不可能变得更好。
时间可以被理解为量化生命周期的单位,就像质量的量化单位是克,体积的量化单位是立方米,“秩序”的量化单位是熵一样。每当我们想去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时候,总会得到这样的信息秦始皇(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9年),刘邦(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195年)。今年我40岁代表我存活了40年,生命值是40年。我们还可以从现实中举出很多例子,我们国家成立成1949年,公司成立于2006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生命的量就是时间。生命值就是时间,你有时间就代表活着,没时间就代表死亡,生存代表有时间。
我们喜欢用“创造”这个词,比如人类就是靠上一代的生命创造出下一代的生命,但是生命的维持需要从外部获得资源。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就属于资源,但我们不是用这些资源来组装起自己,而是用这些资源来替换我们身体的其它部件——胃的细胞七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全部细胞更新完一次大概需要七年。不只是衣食住行上的资源,只要是资源我们都会去争,争到之后又拿去交换别的资源,人们就是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在这种交换中到底得到了什么?答案就是“时间”。我们争一切资源的目的都是为了积累这个代表生命值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4-7 唯一稀缺的资源
经济学和管理学都把稀缺定义成有很宽广的含义,有形物质的稀缺。如铁是稀缺的,矿是稀缺的,水是稀缺的,植物稀缺的,木材是稀缺的。还有无形的资源,比如景色,新鲜的空气,爱情,幸福,成就感。我想说的是,造成这一切稀缺的原因,都是时间的稀缺。这意思味着,我们仅有一个需求:就是得到更多的时间。记得宇宙形成的竞争机制吗,“时间”作为唯一的奖励手段,正因它是咱们这个维度唯一稀缺的东西。正是因为时间不够,时间稀缺的这个基本事实,人类才慢慢发展到了今天。现在象google这类公司,想让人得到永恒的生命,这意味着人会拥有无限的时间。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人类社会恐怕就不属于这个维度的生命了。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指的就是,每天能工作的时间有限,正是人的生命量有限导致了所有资源的稀缺。但你在现实中会发现人们就算知道时间很重要,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资源。一种可以交换其它资源的资源。人们更看重获得更多的钱,因为有钱可以买到更多资源,有了这些资源我们的生活质量可以更好,可以过得更幸福。因此,我们有一个常识“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需求也是无限的” 。这和前面提出“唯一需求的”结论看上去有点矛盾,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有哪么多的需求,是因为只有用满足需求的方式才能得到更多的时间。
2015年上影了一部电影——《木星上行》,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在你的世界里,人们为各种资源而战,比如石油、矿产和土地。但当你真正进入宇宙空间,就会意识到只有一种资源值得为之而战。甚至大开杀戒,那就是获得永生,只有时间在宇宙中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每个人迟早都要离开父母出去独自生活,所以越早思考“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过?”这个问题就越是能早一点确定目标。如果你的父母能帮你指明人生的方向,那你肯定非常的幸运,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拥有这个能力,我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直到人生过了一半才有所领悟。我相信有一个目标是所有的人的梦想——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
对于“更好”应该如何去理解呢?我认为只能用时间这个指标来衡量——当我有需要的时候,不管这个需要是什么,只要这个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满足了,我就会觉得很幸福。当所有的需要都能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被满足,我觉得这就是进入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的轨道。所以“更好生活”的场景应该是能高效的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饿的时候可以马上吃到想吃的食物;渴的时候能马上喝到干净的水;想去远方的时候可以马上就去;想休息的时候可以随时休息;想玩游戏的时候可以马上有人陪你玩,总之想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用等待马上就能实现,这样的生活光想都觉得幸福。有人会认为这一样的生活只是一个童话,做这样的白日梦是脱离现实,人们应该扎扎实实的奋斗。而我想说我们奋斗总得有个愿景吧!如果我们都想像不出“更好生活”的样子,那奋斗的意义在哪里呢?即便你很满意自己的现状,那你也有尽情享受的需求;相反你要是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想要改变,那是不是应该先搞清楚自己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所以,幻想一下更好的生活是帮你找到目标的一种方式,你可以从中找到“更好生活”的标准。而我现在已经帮你找到了这个答案。
既然这是人们觉得最理想的生活。综合前面的理论,结合竞赛机制,再加上时间是唯一追求的结论,每个人似乎只需要做到提高自己的效率就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不管是哪方面的效率,都可以把这个方面当成一种竞赛,只要能赢,你就朝“更好生活”跨进了一步。而经济学家也早已证明,只要每个人都做自己最善长的事,那社会的经济增长就会持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当然,有些人就算明白了这一点也不一定能有所行动,这都是个人的自由。但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至少有了主动权,我们知道自己做任何事的目的;也知道别人做任何事的目的;清楚哪些事情会对自己不利,那些对自己有利; 你知道别人为什么成功,也知道为什么失败。如果我们每个人对目标都如此的清晰就不会再有迷茫的感觉,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阶段的目标完成之后,后面还有更大的目标在等着我们,而我们也知道那个更大的目标是什么,时间再怎么多都不觉得够。
电影《黑客帝国》里有人会为了追求享乐而放弃身体的控制,我认为和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泡沫剧的人,两者其实都一样。事实是我们处在一场宇宙级的赛事之中,宇宙根本不会在乎人类的命运,在规则的运转下总会有下一任继承的文明来延续这场比赛。目前人类的社会系统把普通人保护得很好,但是总有一些精英们不愿意这样“苟活”,他们更想了解真实的世界,从中寻找刺激,我想未来应该就属于这些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点知情权,都不想活在被控制的世界里。也许在地球上别的生物也存在意识,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却远远超过了别的生物。人类非常的幸运,仿佛被授予了一种特殊的权限——不仅可以学习整个宇宙的“秩序”系统,还可以修改自身的“系统”,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应该辜负这一点。就好像某人突然买中了彩票,有了一大笔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时候这个人当然可以去尽情的享受人生,但那样的享受我们不会觉得有意义,如果用这些钱去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我们才会觉得有意义。同样人类现在有着别的物种没有的特权。要知道,一堆原子组成了人比中彩票的几率可要低很多很多。我们每天通过新陈代谢会更换身体中大量的原子,你不认为这些原子再也不可能有机会聚在一起组成一个你了吗!就好像在学生时代你和你的同学曾经组成过某个班级一样,回忆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只能有这么一次经历。 所以,我们需要更珍惜为人的这一次经历,好好利用属于人的特权,为人类文明赢得更多时间才是生而为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