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2年,大宋咸平五年,大辽统合二十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在这一年的殿试上,有一个少年学子被宋真宗皇帝钦点为状元,难得的是,这位少年王曾,是连中三元,也就是说,从州一级,到省一级,再到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都是第一名!
科举制度,发明于隋朝,兴起于唐朝,成熟于宋朝。
到了宋朝之后,科举制度中,又发明出了四种“黑科技”“
第一,殿试,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来把;作为一项正式制度,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的。
第二,是“锁院”。这是宋太宗时期固化下来的一种制度。朝廷决定谁是今年的主考官,任命一发布,就被直接送到贡院去。考试结果公布之前,主考官是出不来的,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托关系走后门。
第三,”糊名“,又叫”弥封“,就是封去考生姓名,这个制度沿用至今。
第四,是“誊录”。组织人手,把试卷重新抄一遍,上“人肉复印机”,彻底杜绝作弊的可能。这项制度也是在宋真宗这一朝实行起来的。
好,这四项制度一实施,也就是说,王曾的状元,三元及第,实至名归,基本上可以说,容不得半分掺假,所以王曾的这个事在当年也是小事,却也是大事。我不知道王曾是什么出生,但是我知道,从此之后,科举制度成了底层读书人的晋升之路,虽然很难,但是我却有那么一丝希望,得破龙门,鲤鱼化龙!
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了,这四项”发明“也好,”制度“也好,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开始,到宋真宗年间,四百年了吧?也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含量,无非是多耗些人力罢了,怎么这四百年竟然没有想出这些防作弊的方法?为什么呢?
这就得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和社会结构讲起了!:
秦汉之前,列国分封,各国疆土也就那么大,人才选拔的压力可能也没有那么大。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空前的一个大疆域,需要很多的官员去管理,这些官员至少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一定治理地方的能力;第二,又得让皇帝觉得放心。怎么挑选?
秦只有十五年,不说了,汉初可以用开国功臣,和开国功臣的子弟。到了汉武帝那会,功臣子弟靠不住了,毕竟不能保证每一代都是有才又有德的。于是刘彻想出了一个叫”郎官“的制度(有点像现在公司里的管培生),就是挑选一些人,我皇帝亲自培养、调教,比如:卫青、霍去病,都是这样的出生。但是依然人才生产量太低了。随后有了”察举制“,怎么察举,就是各个地方官员,在自己的属地内,举荐,你觉得可堪大用的人才给朝廷,你比如:曹操,就是举孝廉出生。但是这个制度,很明显,会有人徇私,导致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有资格被举荐。
曹魏时期,陈群设计了一个,叫做“九品中正制”,就是当地人,举荐当地人,一定要保持中正。很明显,这个制度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有句话叫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渐渐的,九品制导致了门阀士族的越来越强大,变成了隋唐帝国悬在头上甩不掉的噩梦——朝廷的人才选拔权不在朝廷手里,而在士族门阀之中!想唐太宗一代雄主啊,下令修《氏族制》,结果堂堂国姓李,还排在崔姓之后。因此你想,这些门阀士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国统治阶级啊。
问题回到刚才的:为什么唐朝没有发明出科举考试中,那些防止作弊的手段呢?很显然,没法实施嘛,实际上武则天的时候就已经实施过糊名制,后来在各种原因下只能不了了之。但是唐朝还是做了一件事,就是在常科考试之上(科举考试科目很多,有的常考叫常科,有的想到就考叫制科),新增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制科内容。别看花里胡哨的,但是它的意义就是怎么样?把人才选拔的选拔权拿回来了,回归到了皇权手中,世家大族没有了控制人才流动的特权。
宋代,为什么能一下子把科举制度成熟化,甚至可以说尽可能的,去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一方面是站在了唐代的基础上,第二,经过唐末五代,门阀士族已经彻底的不存在了,有了真正可以由朝廷自己选拔人才的条件。于是科举制度在北宋真宗年间,终于以完整的形态影响了中国接下来的一千年。
公元1002年,这一年呢有个少年才刚刚13岁,因为家里贫苦所以住在庙里读书。每天是怎么吃饭的呢?就是每天提前煮上两升米的粥,放一晚这粥就凝成了一块。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咸菜吃,一吃,就是三年。“断齑画粥”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啊?对,他就是范仲淹,再过13年,他考中进士。再过43年,他写出了明耀千古的《岳阳楼记》!
本来,他不该有的机会,在科举制度下,我们多了一篇需要全文背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