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片《哆啦a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孩子们看了一场电影后,试图模仿里面的人做一只能滑动的箱子,胖虎从家里拿来了木箱,小夫拿来了滑轮,大雄也去帮忙,这时他们当中唯一的女生静香说也要参与,却被拒绝了,胖虎说,这可不是女孩子可以玩的。这一幕让我挺有感触,我发现在亚洲文化影响下,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是对男孩女孩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比如女孩子可以玩娃娃,男孩子就要玩“武器”,汽车等等。
这样的养育方式隐含一种集体潜意识:男孩子应该如何,女孩子应该如何,约定俗成,不可改变。事实上,研究发现三四岁的男孩子也会对玩娃娃感兴趣,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女性化”,而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要模仿父母,他们模仿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娃娃,假装喂它吃饭或者训斥它。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期,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这种假装游戏还可以有效的帮助男孩女孩分清性别角色,有助于培养未来成为好爸爸好妈妈的品质。
基本上三岁之前的宝宝是不太有性别意识的,父母们也不需要特别强调“你是男孩,别哭!”或者“你是女孩,要安静!”等等观念。尽管性别认同在心理学意义上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性别感到舒适自在,但是过于强调服装、玩具和家务种类上的区别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有时这种过分区别还是有害的。女孩和男孩对女性和男性最初的感觉不仅来自于对同性别父母的认同,也来自于他们性腺分泌和身体外形。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男性女性体内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只是青春期以后分泌水平不同罢了。男孩在身份认同上不是百分之百男性化,女孩也不是百分之百女性化。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中既有男性的部分也有女性的部分,男孩的主要身份认同以父亲为主导,但在一小部分程度上他们也认同母亲,效仿母亲的某种兴趣和态度。大部分女孩的身份认同以母亲为主导,但是与父亲也有一定关系。
如何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气概和如何培养女孩子的女性特质一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实我们真正要问自己的是,孩子们成年后的性别角色有什么不同?他们需要学习做哪些准备?这些问题的终极指向都是,你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算有,不同家庭养育出来的男孩女孩在个性上仍然会有很大不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时代对男性女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用标准的方式批量制造。
首先,作为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别角色的呢?有一个终日诉苦,不喜欢自己女性角色的妈妈的女儿,长大了,多半也不喜欢自己,也不会太喜欢做家务和照顾孩子。而一位野蛮粗鲁的父亲,他的儿子却常常软弱无力,毫无男子气概或者色厉内荏,欺负弱小。
其次,每一个男孩或女孩身份认同的组合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每个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父母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看法,父母所有的态度、情绪、行为反应模式和影响力都会起作用,包括对孩子的赞赏、焦虑、对抗、嫉妒、奢望和思念等等。无论男孩或女孩的性别认同组合状态是什么样,如果他们自己对此感觉满意,那么这个人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将会是最成功的。
在童年早期,孩子们早从同性父母和异性父母身上了解到不同性别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因此,家庭中需要性别平等而不是歧视。比如妈妈就算是全职太太,爸爸也要给她足够的尊重,并且适当分担家务。而相反的情况下,妈妈也要尊重爸爸。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有成功妈妈支撑着家庭经济,有时就会颐指气使,打压爸爸的家庭地位,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不利影响。
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和同性父母“犯冲”,这时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陪伴去支持孩子,一家人共同度过这个困难时期。通常,青春期男孩子的反应比女孩子激烈,有很多父亲就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避而不见,期待青春期过去以后,自然收获良好的父子关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毫无疑问,在这个时期,父亲对男孩子有更多的责任,而母亲对女儿也是如此。
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之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个因素是身体上的亲近,这种影响从婴儿期开始并长久持续。这样有利于青春期的亲密,孩子会更加容易接纳父母的建议,而不仅仅是为了叛逆而叛逆。
即使孩子的性别认同有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同性恋倾向或者其他性癖好, 做父母的也要成为孩子的第一同盟军。你要相信,在得不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状态下,他们真的很痛苦。看到这样的痛苦,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他,即使全世界都把他们抛弃,至少还有父母为他们在这里,这才是真正的爱,才不会把孩子逼入绝境或者走上歧途。
父母要对孩子说,无论你选择怎样的人生,我都是你最坚决的支持者!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随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