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村里人爱种指甲草和日落红,还有秀丽的西番莲。唯独村边一户老婆婆的院门外长着一丛丛枝叶窈窕的金针,初夏时节,金针亭亭纤茎顶端绽放出一朵朵百合一样的、橙黄的花,微风中绰约生姿,香气弥漫。我喜欢金针花,但从不敢走近,因为那家老婆婆老坐在门口看管她的金针,脚边卧着一条高大的狗。妈妈说金针花可以做菜吃。那么美丽的花,如果吃到嘴里,肯定连呼吸也会变得芬芳,连举止也会变得优雅吧?
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故事。金针,传说与神医华佗有关。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华佗担心民众健康,辗转不能入眠,朦胧中有一仙人把金针向他怀里一抛就飘然而去。华佗醒来,果然在胸前摸到一把金针,他拿起金针一扬,光芒四射,霎时间漫山遍野长满了青枝黄花的金针。人们采其花蕾煮水治病,战胜了瘟疫。其实,金针的根叶也可药用,还可作染料。药食俱佳的名花佳卉金针可谓全身是宝。
小时候我有两个理想,一是给自己的家门口种上一大片金针,二是长大了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妈妈笑了,说金针是靠根来繁殖的,你敢去挖老婆婆的金针根吗?我当然不敢,况且后来老婆婆也离世了,她门前的金针枯萎凋零。第一个愿望就搁浅了。
不久前,我读到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孟郊仕途坎坷,饱受人世的冷遇和穷苦,这使他更加珍视亲情。这首《游子诗》含蓄、深刻地写出了母亲对远行游子的惦念。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孝敬父母要“晨省昏定,冬温夏清”,父母在,不远游,不登高,不临渊……当游子必须要远行时,要在母亲住的门前种满萱草,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烦。茂美芳香的萱草既象征着母爱又展示着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000多年前,早在西方康乃馨成为母亲节的象征时,萱草就是中国的母亲花。
到花房购买萱草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萱草就是金针!一霎时我思绪翻滚,想到老婆婆门前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针,禁不住黯然伤神。那些萱草该是老婆婆的儿子种下的吧。有人说,老婆婆曾是大户人家,她的儿子解放前当兵了,也有人说她儿子外出做生意了。萱草开了一年又一年,老婆婆望断云天,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
给女儿读童话《逃家兔子》时,我说:“宝贝,无论你走到哪,妈妈也会像兔妈妈一样追回你这淘气的‘逃家小兔’” 女儿咯咯笑着:“妈妈,你老跟着我很好啊!”我也笑了,想起我小时候的梦想,幸好我没有到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就是妈妈身边开放的最美的萱草,带给她爱和阳光,为她解忧的萱草。
因为喜爱萱草,我就格外注意它,我发现在风景区、公园、绿化带等很多地方都把萱草作为观赏花卉大量种植,萱草的品种也有很多。我心里暗暗高兴,愿天下的母亲看到萱草,都能忘却忧烦,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