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要听音儿”,最深刻的记忆是出自冰冷美艳的初中语文老师。快期中考试了,最后一堂语文课,老师说带大家复习,于是同学们赶紧竖起耳朵。复习过程中,老师每讲一段都会重复“听话要听音儿”这句话,仿佛要暗示我们什么?同学们也从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心领神会,果不其然大多数同学的语文考试成绩都比较理想。听话要听音儿这句话原来是让我们关注背后的语意。
微信收到好友一条信息“如果自己不着急可能别人怎么追都没用,哎……”,我立马开始探寻背后语意 “难道我还欠她什么?……”赶紧回复“那个啥,我已经在努力往前赶了,你放心”。没想到她接着又来了一条,我说的不是你……,额,好尴尬……根据揣测到的对方的意思,回复或者采取下一步的行动无疑是有风险的。听话要听音儿这句话并没有那么简单,只靠揣测是万万不行的。
《沟通的艺术》
释义技巧的成功关键在于用你自己的措词重述别人的观点,以便能再一次对信息进行交叉检视。假如你只是单纯地逐字重复对方说话的每个字会是你看起来有点可笑,而且仍然没有达到澄清对方意思的目的。注意一下鹦鹉学舌和真正的释义之间的差别:
说话者:我是很想去,可是我怕我负担不起。
鹦鹉式回应:你说你很想去,可是你负担不起。
释义性回应:所以如果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帮助你负担这笔钱,你就愿意和我们一起去了,是这样吗?说话者:天哪!你看起来真是有点糟糕!
鹦鹉式回应:你觉得我看起来很糟糕!
释义性回应:你是不是觉得我看起来胖太多了?有效的释义技巧是需要花时间培养的。借由下面的三种方法,可以协助你让自己的释义听起来更自然,包括:
1.改变说话者的措词:
说话者:双语教育真是一个失败又浪费钱的政策。
释义者:你看我说得对不对,你很生气是因为你觉得双语教育表面上听起来很棒,但是实质上却没什么作用,对吗?2.从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当中,抓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向说话者说明你理解的程度。
说话者:李是一个浑蛋,我真不敢相信他昨天晚上所做的事!
释义者:你觉得那些笑话很惹人讨厌,对吗?3.反映说话者的潜在寓意:
释义者:你一直提醒我要孝心,听起来你好像是在担心有一些事即将发生在我身上,是吗?
一个亲密的朋友对你说:"老板说我工作速度太慢,如果我不改进的话就要炒我鱿鱼”,你会如何回应?
听话要听音儿,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揣测进行验证。即听了以后给出反馈,以便与说的一方进行检视对照,避免沟通偏差、预防误会。每个人的背景、思维不同,对某个词语的信息内涵和外延的范围都不同,同一个词语两个人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因此为了沟通一致,需要进行反馈核实确认。这一验证过程,可以概括为释义。释义的过程也是澄清的过程,鼓励人们聚焦问题的探讨,另外这个视角可以让当事人找到以前看不见的解决之道。
如果你不尝试这种释义性回应会怎么样呢?你稀里糊涂的给出了自己揣测后的建议、评价等等。更无法帮助困境中的当事人进一步聚焦问题。释义是一种不断澄清沟通主题或者问题本质的方法。
如何有效释义呢,有三种方法:
类型1. 直接用自己的话重述。更多的基于事实层面
类型2. 借助例子来重述(用于对方的表达比较概括,对具体所指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基于事实的层面)
类型3. 说出对方的潜在寓意(说话者表达了某种情绪,需要进一步推导背后的想法,基于想法和感受)
判断下边的四句分别用了123哪一种释义:
说话者:功不唐捐什么意思?(针对大声墙里的反馈进行的提问)
释义者:你是想知道功不唐捐这个成语的解释吗?(因为觉得对方可能了解,又问有些奇怪)
答案:类型1说话者:真不想上班啊!
释义者:你不想上班啊,是因为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吗?
答案:类型2说话者: 我怎么那么讨厌他昨天的言行呢?(昨天他开了很多玩笑)
释义者: 你是觉得他昨天开的那个玩笑“肯定给你放水了”有点过了吗?
答案:类型2说话者:起开,离我远点!!!
释义者:让我离你远一点,你是有点讨厌我吗?是生我的气了吗?
答案:类型3
日常生活中,突然你的朋友跟你聊起一件事,你肯定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因为他是你的朋友,你想帮助他,但你又不知道怎么帮助,因为你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啊,所以你要通过这三种方法找出来他为什么会这样?例如,你朋友对你说“我觉得他对女人有意见,或者他对我有意见”,你要怎么弄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呢?
以上即所谓的听话要听音儿,你知道是指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