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读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其中一段文字讲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打到了作者的江西老家永修县,山河破碎,民族危难,然而看不到“全民抗战”的迹象,农民并不打算抗日,至少不准备积极抵抗,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想方设法逃避兵役。
农民为何要逃避兵役?作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是麻木于兵祸。从晚清以来,战乱不止,从兵乱到匪乱,遭殃的都是老百姓,所以,大家更盼望战争很快结束,而非参与战争。二是重文轻武。中国人重文轻武,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乃是一个传统。三是受制于贫困。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战乱,导致农民极端贫困,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至于“国家”“民族”“主义”之类的概念实在太过遥远。四是不公正的社会难于凝聚民心。一个缺乏公平正义的国家,难于凝聚民心。五是政府弱于动员组织。国民政府基层力量薄弱,对抗日弱于宣传和组织,农民并不买账。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当农民无法生存,或者人格受辱,家舍难存的时候,才会行动起来,才会拼命,有很多又是不拼命的,人家手里有枪,活着还是第一位的问题。
于是,作者的这段总结就给人以深刻启迪:抗日战争虽然被理解为中国人的“保家卫国战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历史所能见证的更多仍是“保家”战争。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家庭成员不被屠戮,保卫有家庭延伸出来的土地与财产。只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这样的国家利益才能真实可靠,才可能符合国民的真实意愿。
我们常言:保家卫国。是将两个词语放在一起的,其实更突出后者,只有国在,才有家存。然而,从公民具体感受来说,只有家庭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才有切身体会,才会意识到“保卫”的意义,所以,到了普通公民那里先是“保家”,然后才是“卫国”,一个个家园在,才有国家的存在。保家卫国的因果关系,其实也是公民与国家的政治关系。
近日,观看冯小刚导演的《1942》,其中一段故事就是因为饥饿无法生存的河南百姓跟着日本人打起了“国军”,民族大义何在?我们似乎无法理解,蒋介石更不理解。然而,当一个人无法生存的时候,所谓的国家大义,民族耻辱都是空洞的,只有手中的馒头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谁给了馒头,就听谁的话,这是最简单的生存哲理,多数普通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这部电影背后还有个花絮,与之同时上映的搞笑片《泰囧》票房竟然超过10亿,而这样高投入的重大题材片票房只有区区3亿多,冯导也是一肚子的委屈无法诉说。其实,我有个建议,如果冯导愿意拍摄一个非法拆迁的电议,不需要太高的投入,而且这类素材比比皆是,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相比较而言,大家还是更关心自家房屋的安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