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搜到了北京卫视《传承者》这个节目,看到了许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的传统艺术被重新搬到了舞台上,觉得格外有意义。
在一期稷山花鼓的表演中,有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质疑,大家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掌握一项传统技艺需要漫长的磨练,有人质疑说:拿这么多时间去学这些东西将来有没有什么用。陈道明先生说得好:我们传承不就是干这个吗?文化也需要接力,尽管它的时间很短,但它需要一个接力的过程。看到了以陈道明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对文化的敬重,和青年观察员对于文化传承的代表我们青年一代的见解,特别是一些批评的声音,让我对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有了更新的认识。作为一个处在改革时期的90后,一方面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这些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碰撞,让我们成为了特别的一群人。于我而言,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奉之高阁的敬仰,既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保留下来又觉得它不够潮流。说创新,怎么创新让文化既跟时代接轨又觉得不是破坏了原来的味道呢。也许这就是争论所在,一些人站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上认为这些文化是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应当好好传承和保护,另一些人站着当今世界发展的角度,认为一切文化活动的创造反映当时的生活环境,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精神状态和生活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些文化活动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意义,文化传承应适应发展潮流。我无法评价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 又或者说,我们讲文化的意义仅存在于当我真正置身于这个文化中时,当我真正理解它的时候,它就于我有了意义…正如我现在在泰国的中学课堂上,我想要去给学生讲文化,但是文化有时候不只是用语言去表达,一些图片,一些视频,它的意义有时候需要真正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受到文化背后思想的熏陶才能体会的,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是不会理解。有时候你不会理解小小一个动作,一件事情会对一个人触动有多大,这都是有强大的背景和共鸣去支撑而成的。从《传承者》中青年评论中可窥见一二,我们中华文化背景之下的青年人尚不能理解好多传统文化现象,从他们与老一辈相左的观点让我看到了文化多元和时代观念交锋,我们尚有不同的声音,怎么还要求不同国家的人可以理解得了那些传统的道理。那这是不是就是说,跟外国学生讲文化就行不通呢?并不是,正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有许许多多的形态,所以我们有很多种选择,我们不能改变它的精神内核,但是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改变它的外化形式,为我所用。
在节目中,我其实很惊喜能看到,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声音,不管是维护还是批判,至少来说,当我们允许大家发声或者听得进各方面声音时,我们的文化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