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幸福家庭这个字眼,我脑海中第一个印象就是昏黄的灯光下,饭菜的香味中,一家子其乐融融的交谈这样一个场景。
首先这是一个放松的,安全的,值得信任的,友好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一位家庭成员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大家彼此尊重也尊重自己,拥有着自我价值感。而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冷漠如凝结的冰霜一般。
为什么我要先强调家庭氛围呢?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安全的氛围中,家庭成员才可以深入内心去感受,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彼此进行畅通的沟通交流。
否则,大家会为了保护自己而互相建立起隔阂和薄膜,为了虚假的和平互相配合演戏而已,而并不是生活。我们与家庭的联系可以很强也可以很弱,但这种联系一定是温暖的,才可以从内心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自己内心变得强大,从而走向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我们希望从家庭中获得什么呢?我想一定少不了安全感,被爱的感觉,被需求的感觉,被关注的感觉吧。所以重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独特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获得关注的需求,而承认个体独特的事实是确认某人存在的方式之一。
那么到底什么是破坏良好家庭氛围的罪魁祸首呢?大家一定会觉得是冷战吵架打骂吧。生活在一起总是会产生摩擦和冲突,这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处理,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学习的。
沟通交流是处理问题的前提。
通过沟通交流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向别人提出要求,通过谈判达成交易,解决双方的误解和隔阂。
沟通交流并不仅仅指语言方面,还有表情神态行动等等非言语的信息传达。所以如果沟通交流的双方关注点在不同的交流方式,则容易产生误解。比如一方关注点在语言的信息,而一方更多关注的是动作所传达的信号,则一方会抱怨对方没有注意他说的内容,而对方则会以他说话的时候没有看着对方而生气。最终双方产生误解阻碍了顺畅的沟通交流。
在沟通交流中,每个人都应该首先仔细倾听其他人的观点,这样有助于诉说的人发展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家庭成员之间越是存在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越是可以解决任何看似棘手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交流的方式有许多,我们可以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互动的发生是因为信任的关系。只有当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受到责怪时,我们才可以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而不必因为保护自己防御伤害而装聋作哑,导致无法沟通进而无法解决问题。
每个家庭成员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有人擅长观察,有人擅长表达,有人擅长判断,每个人发挥他们的角色和能力,有助于解决整个家庭的问题。家庭成员本身存在互相的爱意,如果可以激发这种爱,那么这种爱进而可以激发它所蕴藏的很多温情。充满温情的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氛围。
幽默可以润滑冲突的局面。
幽默可以淡化问题的严重性。笑声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效润滑剂。语言的表述是一种艺术。相同的意思可以由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表述出来。
幽默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我们,提高做事效率。
负面的情绪是增大冲突的罪魁祸首。
比如说愤怒后果之一,会让人盲目。所有的消极情绪都是普遍存在的,没有负面的含义。但是消极情绪确实会让我们丧失正确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处理,就事论事,那么我们彼此就会建立信任的关系而不是冲突对立的立场。
所谓情商的能力之一就是控制管理我们的情绪。消极沮丧愤怒等情绪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每个家庭成员处理彼此间负面情绪的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和局面。
比如,小孩子会因为外界或他人给予其的反应,而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所以我们应该分清自己和外界他人的界限。比如这里举一个例子,如果父亲分不清楚双胞胎,那是父亲缺乏区分双胞胎的能力,是父亲的问题,双胞胎不应该因为父亲分不清楚他们俩而产生父亲不爱我或更爱另一个人或不重视我们两个人的情绪。通过分清楚自己和外界,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对于外界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焦虑。
这里介绍一种交流方法叫做重构技术。
比如坏脾气这个词可以替换为表达自己想法方式的一种。而指责也可以向观察转化,将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从指责转化为观察,可以减少指责,增加信任。
重构是一项可以消除负面情绪的技术,只针对指责的过程而非内容。重构技术不仅提升了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也教给所有家庭成员如何将他们指责的能力转化为观察的技巧,将言语的谴责变为行动的指南,这样可以导致问题得到解决。
换一种表达亲密感的方式。
家庭也是一个小的团体和社会,其中会有权力的争夺和成员的强弱。每个人或许都有发言权,但实力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打斗会在家庭之中出现的如此频繁?因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不会表达相互的亲密感,所以他们用打斗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觉。
比如,如果父母倾向于限制公开表达亲密感,也会导致这个问题。
物理攻击通常是表达躯体亲密感的一个代替方法。因为人们或许认为表达亲密感是一种软弱的行为,但其实大多数攻击行为都带有游戏的性质。
如果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公开表达情感,则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互动的方式就由对抗转为亲密。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可能有效的消除消极因素,转变为可识别的积极因素。
榜样的力量。
在家庭中榜样很重要,因为孩子们总是会模仿外界,在平时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学习父母的所作所为,行为模式和解决办法。所以父亲应该给男孩树立男性的榜样,母亲应该给女孩树立女性的榜样。比如男人要对家庭里发生的事情负责任,这个就是对于孩子很重要的信号。
继承上一代的错误范式。
在此提示广大父母一下,父母的养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早期所接受的自己父母的养育方式,除非我们努力替换这些早期教育信息,否则我们注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不是因为我们模仿他们,而恰恰是因为我们想要拒绝他们,想要避免当年的遗憾。当女人们成为母亲的时候,会学习他们母亲的行为,她们希望她们的丈夫可以成为像自己父亲那样的父亲。这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是我们学习为人处事的源泉,每个人都在不自觉的受他人的影响,不自觉的模仿周围的人事物。
我们的家庭中会有一些普遍的错误的范式,比如拒绝表达痛苦,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通常是通过指责讽刺以及其他消极信息来表达的。这里区别下批评和指责,批评是对其他人的某种行为的负面评价,他只是在控诉这个行为。而指责,则将过错或者失误的责任施加于行为实施者的身上,批评是诚实的反馈,而指责则属于一种攻击。而不管是发出者还是接受者,经常会混淆批评和指责。
我们的家庭是否也反对表达痛苦呢?
我们是不是甚至在教育下一代,要报喜不报忧呢?
整个家庭关系属于一个微观世界。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的隐藏他们不被需要的感受。他们的行为也是由于这种感受而产生的。相同的行为或许是根源于相似的情绪。而经常被这些感受刺痛并且相互攻击的家庭成员,只有意识到这种相似的情绪也就是相似的根源才可以开始,才能够发展出亲密的关系。
而实际上不管是痛苦还是其他任何不好的情绪,只有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帮助解决问题。我们既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要练习如何陈述自己的感受。
这里有一个小的区别针对我陈述和指责他人,我陈述是让他人了解我的感受,并清楚的表明我拥有这个感受,我对这个感受负责。而指责意味着我所拥有的这个不好的感受,是其他人的责任。只有先打破表达消极情绪的禁忌之后,我们才可以开始发展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不会建立在愤怒之上,人们只有让受到伤害的感受表达出来之后才可以发展亲密关系。愤怒是让人们彼此远离的,而表达受伤的感受则会产生亲密感。
我们的感受,以不同的现实为基础,有可能是理性的,也有可能是非理性的。那种十分激烈的感受又会激活我们在婴儿早期时的脆弱感觉。因为在那个时期,家庭中爱的收回等同于死亡,我们的生存极端的依赖他人,我们完全是脆弱的。而这种脆弱感受的束缚也就是我们的限制性信念。我们需要割裂,需要破茧成蝶。我们痛苦的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我们记忆的内容,而并不是当前的现实情境。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过我们要告别过去的痛苦,不能让过去的痛苦现在还折磨我们。
所以我们要接纳我们的感受,不要因此而烦躁不安。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首先要允许它的发生并自由的评论他,包容的接纳他,之后才有可能与它共生,解决它所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不好的感觉有很多,最普遍的一个是愤怒。
愤怒是对伤害的反应,如果人们没有接触到自己的伤痛,他们就不会产生愤怒。受伤总是先于愤怒,而所有针对受伤的防御都会转化为愤怒。结果就是没有人再谈论他们真正的感受,愤怒是人们最常用来保护自尊的方式。表达我受到了伤害比表达我很愤怒要难。
过往种种的感受会转化为我们的固执和恐惧,只有我们突破我们的情绪,进入我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处理这种固执和拒绝。
首先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说出自己的需求,然后倾听对方的回答,这时我们会承担对方拒绝我们的风险。而我们需要明白,拒绝和我不爱你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愿意承担受伤的风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否定的回答而死掉。如果我们希望建立有意义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看出拒绝之外的一些含义。只要我们仍然将不等同于拒绝,那么我们就不太可能为自己向别人提出要求。
第一步表达感受,第二步则是更深层的探索及感受我的感受。
第二个层次是我对自己的感受的感受如何,他是一个个体自尊的重要部分。当我们抽离出来,以第三视角观察我们的感受和脆弱时,我们就能接纳她与之共生。我们清楚的知道那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合理的存在也可以合理的被处理。我接纳我自己,也接纳所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事情。同时我也知道,我可以做得更好。
四种不良的沟通姿态。
维吉尼亚在他的著作家庭如何塑造人中阐述了四种不一致或功能不良的沟通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这些是对自己和他人隐藏情绪的几种不同方式。
讨好者,通过努力迎合他人来隐藏自己的脆弱,点头不是由于自己这样认为,而是他的情感生存依赖于此。他认为自己不好,但通过迎合别人,至少他可以感到没有被拒绝。
指责者通过努力控制别人,不加区别的反对别人来掩盖自己的脆弱。因此不管自己内心感到多么孤独和失败,他都要赋予自己某种重要性。
对超理智者来说,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属于理性层面,他们忽视内在的自我,确保对任何感觉保持麻木。尽管这种姿态传达的是不参与和控制感,但是他们的内心感受是脆弱。
打岔者用假装压力不存在的方式来处理压力,个体将注意力放在别处,逃离当前的情境,也逃避此时的感受。在内心里打岔者感到不被关心和他人隔绝。
这四种反应类型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是习得的反应。这些不良的沟通姿态不仅会给自己内心带来痛苦和压抑,也会影响我们的躯体症状。
问题本身是存在的,合理的也是可以被解决的。
所以问题本身不再是关键,而个体的应对能力才是所要关注的问题。
应对方式是自我价值感和家庭系统规则的产物,同时也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一些不良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低自尊的产物,表现为破坏性的防御机制,表里不一的表达模式和僵化不灵活的规则。这些规则建立在剥夺和限制的基础上,会使个体显得不和谐,情感混乱,身体疾病,智力贫乏和人际关系破裂。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让个体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应对方式,提高个体自尊,发展表里如一的表达模式。
所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我们对这一方面的学习同样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我始终坚信一个自然完整人格的价值和尊严,我相信我们可以得到平和,也可以和自然万物建立链接,我们终将可以走向幸福之路。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