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肯定知道同性恋,那你听说过跨性别者吗?
有个群体叫LGBT,包括Lesbian(女同性恋者)、Gay(男同性恋者)、Bisexual(双性恋者)、Transgender(跨性别者)。
社交软件在注册时一般都会让用户选择性别,大多数只有男女两个选项。
Facebook的性别选项有56种,这个选项清单是咨询了著名性别研究组织GLAAD之后的产物。
56个性别种类并不互斥,有些部分重叠,有些是包含关系,有些甚至近乎同义词,但性别理论认为它们都有存在的意义。
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有社会性别(gender)和生物性别(sex),后者由你的染色体决定,前者由你的意识决定。
种类太多,这里展示一下部分资料。
其中的跨性别者是医学中三十万分之一的存在,下丘脑的性别认知中枢就是个异性的认知,思考问题的方式带有异性特征,又怎么做到言行举止完全符合生理特征。
02
分享一个公益小短片《我们的儿女是跨性别者》。
今年暑假,一群人大附中的高三毕业生,针对跨性别者自费制作了一部名为《逃离》的电影,引起社会热议。
影片《逃离》讲述了一名跨性别高中生对自我性别的探索。
记者采访时问:为什么要拍摄一部性少数群体的电影?
团队导演给出的答案是,他们真实存在,甚至她的朋友中也有属于这一群体的人,“然而现实是不仅仅是家长,甚至是我们这一代,好多人却并不了解,也并不理解这一少数群体。”
《逃离》在人大附中公映过一场,反对者占大多数,最终也没能入选人大附中的官方电影节。
据说校方给的理由是,题材太超前,不适合展映。
查资料时,看到一个网友评论:奥数和英语也挺超前的,是不是也不适合推广?
我给这条评论点了赞。
正确的性教育,清晰的自我认知,这些本该由校方或是长辈来做的事情,被一群小孩顶着压力付诸行动,结果却以“话题超前”的理由收尾。
很多时候,社会的漠然和歧视都源于无知,超出自己认知的范围,就很容易产生误会,最好的解决办法往往就是告诉大众,这件事真实存在。
一味的逃避和压制,只会换来更多偏见。
03
有一部跨性别者纪录片,叫《有性无别》,我反反复复看了多遍,每一次都看得眼眶湿润。
我们住的地方叫家,他们住的地方叫避难所。
里面有个被采访者是跨性别拉拉,她生理性别为男,自我意识为女,她又喜欢女性,所以是一名跨性别拉拉。
她用“羞耻感”这个词形容自己的生活,即使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却因为羞耻都做不到自我接受。
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住在别人的躯壳里演戏。
她的手臂上纹着一种叫曼珠沙华的花,因为这种俗称“彼岸花”的生物有接引死亡之意。
她说:如果有天对这个世界忍受不下去,这会是她最后的安慰。
根据世上第一位变性手术者改编的电影《丹麦女孩》,跨性别女性艾纳在跟医生进行术前沟通时说:这不是我的身体,请你拿走它。
手术分为多个阶段,因为当时没有抗器官排斥的药物,最后一次手术以失败告终,艾纳最后一次醒来时,哭着对前妻说:我是完整的自己了。
那一刻,我觉得她美到惊心动魄。
04
暂且不说跨性别者,单单同性恋就承受着无端的巨大恶意。
《奇葩说》曾有一期的辩题是:该不该向父母出柜。
马薇薇提了一个幸存者理论:这世界上异见者最大的不容易,就是必须成为最顶尖的人,才配享受最普通的待遇。
就像蒂姆·库克,他成为苹果的CEO之后,才公开承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最普通的异性恋成为少数,成为所谓的异见者,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2011年最佳短片节的的最佳短片奖获得者《你只需要爱?》,讲述一个异性恋小孩在“同性恋是王道”的世界里惨遭校园暴力并自杀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自动将同性恋与直人调换,默认设定所有同性恋为正常,而异性恋为异类,会遭到众人排斥。所有同性可以成双成对,自由出入,大方结婚受到大家的祝福,而一个花季少女会因为喜欢上一个男孩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这个设置本来就是一个悖论,如果只能同性在一起,根本就不会有下一代,也不会有片中这个小女孩。
可导演的拍摄视角很有意义,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所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感同身受,只能通过换位,试着设身处地去感受。
这世界上并没有异类,只是我们碰巧运气好,因为数量优势成为所谓的“主流”,又有什么资格怀着恶意去揣测那些少数群体?
05
其实,这些少数群体也并不期待所有人的理解,只需要一份接受,让他们可以正常生活。
至少有一天,不再需要在城市中寻找一个所谓的“避难所”,不用躲在鲜有人至的小胡同里做着不敢露脸的工作。
正如他们采访时所说:我们只是做真实的自己,有错吗?
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如果做不到体谅,至少不要轻易评价,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