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序言中写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
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也是:“活着,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从小我就不喜欢看太过于悲伤的故事,不愿意听到生活的残酷,但余华的这本著作却一遍遍的触碰到我的“底线”。
当我看到年轻时的少爷福贵荒唐度日,又嫖又赌,我想他完了,他以后一定会为了自己的荒唐付出代价。果然,福贵最终败光家产,气死老爹。
命运的转角来的猝不及防,福贵从一个少爷变成一穷二白的佃农,我想从高处跌落的福贵,应该是要彻底醒悟,然后努力生活,最后触底反弹,直至重回往日辉煌。
可怕的是,命运不是为你关上了门就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很多时候,是先关门后关窗,然后再加把锁,让人无法逃离。
一无所有的福贵,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可在解放战争,大跃进,闹饥荒,文化大革命等历史背景下,福贵的日子非但没有好起来,反而越发凄凉,他有父母妻子儿女,可最终只能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读到福贵的儿子有庆死的时候,我既悲伤又愤怒,是怎样的黑暗社会,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给大出血的产妇献血,被抽干血而死亡!接着福贵的女儿凤霞也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死在那家医院,她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我以为福贵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后,命运总要对他好点儿了吧,可惜并没有,生活从来都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的妻子家珍本来就是一副病体,丧子丧女之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也撒手人寰。就连女婿和外孙,也因为意外,相继死亡。
至此,福贵失去了所有的血亲,他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他先是送走了儿子女儿,再送走了体弱多病的妻子,最后送走了女婿外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福贵一次次感受着生命的真谛,人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声载道,而是依然平静的生活,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轨迹,那就平静的接受。活着,那就好好活着。
福贵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朴实善良坚强的福贵,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荒唐度日的大少爷,他只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家,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认真的活着,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他有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支撑着他平静的活着,不为其他,只为了活着本身。
人生不是偶像剧,鲜有触底反弹或是逆袭成大赢家。有的人面对人生的痛苦和烦恼,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刁难,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自我了断,他们宁愿草率的结束生命,也不愿勇敢的接受生命的洗礼,感受切肤之痛。他们轻易放弃的,却是福贵一家渴望追求的。
他们从未真正理解过活着的真正意义,也从未明白苦难是人生的常态,幸福只是生命的礼遇。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只有以生存为前提,继而才有生产和生活,生命是所有可能的基础,活着,才有希望,而死亡,是懦夫行为。
我朋友圈的签名档是:世上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在死亡面前,任何的悲观、烦恼、愤怒、不甘,都不值得一提,生命存在的一天,这些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逝,而我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好好迎接每一次挑战,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好与坏,悲伤与希望,宠辱不惊,安之若素。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我不喜欢看悲伤的故事,但读完余华的这本《活着》,到也从悲伤中读出了温暖,陪伴过福贵的每个人,最终都成了福贵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他拉着那头叫“福贵”的老牛,念叨着家珍,有庆,凤霞,二喜和苦根,夕阳洒在他的背上,明亮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