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媒体上屡屡出现未成年人为玩游戏、打赏主播等事而花光父母血汗钱的新闻。在这些新闻报道中,任意挥霍的孩子往往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们却并没有看到父母的辛劳,看到家庭的困窘,反而任意胡为,将本就艰难的家庭推向绝境。这些未成年人必须接受批评教育,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射的更加深远后,我们还将看到的是,这些孩子往往缺少关爱,缺少金钱价值体系的教育,缺少对金钱、对自我、对现实的正确认知,以至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除却这些极端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出的诸如乱花钱、破坏玩具、不珍惜个人物品的事情可以说相当普遍。不仅如此,在成年人中,提前消费、恣意挥霍、贪慕虚荣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反溺爱》一书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反溺爱》一书并非讲述要如何做才能不会宠坏孩子的简单书籍,这是一本出人意料的、直面金钱的亲子家教书。作者罗恩·利伯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少年儿童的金钱教育,他以养育孩子的自身经历、十多年来的采访调研以及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创作了此书,希望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决家长们的困惑,解决实际生活中在面对金钱时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不要和孩子谈钱,我们要如何与孩子谈钱。
诚如作者所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钱,但我们却往往羞于谈钱,尤其是和孩子。
这种不和孩子谈钱的内在根源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自我保护,因为我们很可能并不富有,所以我们逃避和孩子谈论钱财,以免承认自己的贫穷。另一方面,我们不愿和孩子谈钱也受到了“前世万恶之源”的说法的影响,我们希望孩子保持天真纯洁,而不是那么的市侩,所以在面对金钱问题时,我们也会避而不谈。
但避而不谈并不能打消孩子们对金钱问题的好奇心,而且避而不谈往往会让孩子走上认为自家很贫穷的自我限制之路,或无视家庭的真正经济状况任意挥霍的两种极端道路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孩子谈钱,而且我们在孩子提出了有关于金钱的问题时,我们还要去了解孩子提问的原因。在某些时候,孩子可能会听到家长的只言片语,进而产生疑问,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消除孩子的恐惧,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进而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经济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可以利用金钱培养孩子的财商以及良好品质。
在今天,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零花钱,家长所给零花钱也许并不多,但我们却不可对零花钱进行小视,因为零花钱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进行消费和储蓄,以及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达到平衡。
在给予孩子零花钱以后,我们不要放任孩子随意支配零花钱,而是要知道孩子将零花钱分成几份,例如作者就教导自己的孩子将零花钱分成三份,放在三个透明的罐子中,分别代表消费、储蓄与捐献。这种分类可以培养孩子的最初的财商,让他们明白有些钱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钱可以存起来,等到更需要的时候再用,还有些钱是用来帮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在培养孩子储蓄意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家长最好要在储蓄的盒子上贴上孩子想要的物品的照片,并且告诉孩子储蓄完成后就可以去购买自己想要的这件物品,在设置购物目标时,在初期应该把目标设置的简单一些,可以再短期内完成,进而达到鼓励的作用。
除了培养孩子消费与储蓄的观念,零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当孩子通过储蓄得到更好的东西时,他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延迟满足的练习。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通过比较长的等到时间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进而能够让他们将金钱用在让他们真正开心的事物上。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书中讲述了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多少钱才够等切合实际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孩子成人后对自己子女的再教育。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目光长远,能够拥有良好的品质,能够正确的面对金钱,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与培养。当我们叹息孩子不懂父母辛苦,浪费物力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责骂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是否给过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的教育,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到或者做的还不够好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看一看《反溺爱》,学一学这当中的有关于金钱与教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