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霧霾的週末。
早起,霾也是新鮮的。和朋友們相約去馬未都先生的北京觀複博物館。
博物館在一個叫張萬墳的地方,位置有點偏,附近幾站地遠是北京文化圈頗有名氣的草場地。在酒仙橋坐418公交車直接到,下車往回走200多米就可以看到院門。
院子里有喵星人,很多只,據說都是在收藏圈小有名氣的,每只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專屬職位,傲嬌高冷,鏟屎官們有興趣自己去逗吧。
一進門就看到"馬上封侯",據說每年根據生肖換不同的,明年大概就是金雞獨立吧。館里正在舉辦萌寵展,海報畫的有趣味(不要問我為甚麼沒有拍馬上封侯⋯⋯)。
不過,還是決定先去看陶瓷馆。
01
陶瓷馆裏展出的是元明清三代的瓷器,品類还蛮多,民窯官窯都有收藏,挑幾件喜歡的和大家分享。
提前說明一下,館內不允許照相機拍照,多數照片都是手機拍攝,加上布館的原因,效果差強人意,勉強看之。個別圖片來自觀複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已標明出處。
在這瓶子前站了很久,怎麼形容呢?就是有很想抱她懷裡,並且輕柔撫摸的慾望。咳咳⋯⋯這大概就是宋代白富美的樣子吧,至少也是定窯裡的。瓶子上刻的花紋細膩流暢,淡雅不喧賓奪主。
一片冰心在玉壺。不可思議的純淨,我卻偏偏想起了很久以前看過的渡邊淳一的《淚壺》:年輕的妻子臨死前請求丈夫將自己的骨灰做成一個壺放在身邊,丈夫如約完成了。潔白晶瑩的壺,好像完美的妻子。只是壺口那一點淡淡的朱色痕紋,如同一滴眼淚⋯⋯
故事的結局我忘了,只記得是個讀起來蠻詭異的故事,找時間重新再看一遍。那點痕紋是瓷器在燒製過程中,因為火候變化而發生的“窑醉”。一种无法避免的不可抗力,在渡邊淳一的筆下變成了恐怖故事,也是厲害。
也是不懂,為什麼我喜歡的瓶子都是酒壺⋯⋯
對瓷器不甚了解,僅憑喜好,青花主題一直不是很入眼。大概是我對繁複的花案,都不能駕馭的原因。瓶子上畫的題材據說和八大山人有某種聯繫,畢竟看著自己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打下的江山,現在成了滿人的天下,心情也是不能夠好的。問我為什麼喜歡這瓶子?因為留白多呀!
左起第一件,嗯,又是一個梅瓶。我喜歡它樸素的胎面,有一種磨砂的美感,照片裡看得不是很明顯。無釉的原因據說是被海水腐蝕而變,一件典型的海撈文物。
這邊三個,不要說就知道是浮誇乾隆爺時期出品。康乾盛世,他爺爺和爸爸辛苦攢下的國業,在他手裡也是敗的可以。有錢就是任性,這個時期的瓷器審美先不說,質量都是杠杠的好啊!
富不過三代,審美大抵也如此吧。包袱,取包福之意。怎麼看都像,梳了丸子頭的腦袋上扎了個蝴蝶結⋯⋯用了明黃色,官窯。
顏色好看,是我喜歡的荷花,其實不大。
一開始以為是蘇麻拉姑的那個麻姑,原來是給王母娘娘獻酒的那個⋯⋯寓意著對年長女性的祝福。
洋彩,簡單粗暴的說,就是用洋人喜歡的風格繪畫,外貿出口貨。名字起得這麼花哨,不知道洋人怎麼翻譯開光呢?不是我的菜,純屬看看。對了,這盆不裝東西,只掛牆上欣賞。
檸檬黃,官窯御用。但凡遇見黃色,肯定官窯跑不了。碗底有落款:大清雍正年製。落款這事宋元明清才有,之前通通都是贗品。碗裡還有小魚兒,這麼小清新,四爺萌萌噠。還有個明黃色的大瓷碗,感覺用來吃辛拉麵,那是極好的。
顏色失真的厲害,真品還是去館裡看吧。渣斗是宋代宴席桌上盛裝雞骨魚刺的東西,古人生活比現在講究。小物件,大生活。
名字又那麼長⋯⋯看你是流落海外160年的國寶,忍了。這大概算得上觀複的鎮館之寶之一,真正的圓明園老物件。這種瓶子一般都成對,另一只現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
02
陶瓷館的收穫不少,已經不虛此行。
博物館裡還有家具館、門窗館、工藝館和油畫館。門窗館和油畫館在二層,時間關係,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
家具館裡的陳設,力求還原古代宮廷、大戶人家的規制,不是簡單的擺放,有身臨其境的帶入感。
家具館裡有一張紫檀大畫桌,前主人是李翰祥導演。紫檀樹空心多,大料難得。這張桌子的面上是由三條30公分寬的料拼接而成,已屬難得之貨。
我比較俗氣,極愛宋代家具。每每看到,都忍不住想撫摸那些柔美至極的線條。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斷舍離多了,現在看著這些老家具也不如從前熱情。既便是古代,也是大宅深院才容得下這些,尋常百姓不過也就粗茶淡飯,一屋一床一人而已。
工藝館正在舉辦《相看兩不厭 歷代萌寵展》,都是和動物有關的小物件。最後一張圖,據說博物館館裡的工作人員翻遍了《山海經》也沒找到相似的。機智的吃瓜群們,如果妳們曉得,可以去博物館領馬都督的獎品喔!
寫在最後:
博物館裡有提供免費中文講解,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各一次。推薦跟著講解聽一遍,特別是陶瓷館。我和朋友們9點進館,先自己逛了一圈,又跟著講解聽了一圈,印象更深刻,很多收藏品鑒的小知識也有get到。或者聽完講解再細細欣賞,也不錯。
一樓工藝館旁邊是休息區,提供免費熱水。紀念品商店裡有賣博物館原創的茶器、馬克杯、手機殼等一些小物件。蠻精緻,價格也比較公道,可以順便逛一逛。
By the way ,觀複博物館需要買門票,50元/人,網上預訂可以便宜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