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来自网络)
文/贝妮
早在十几年以前,在我上大学之前,我们这一带的家常饭桌上,是没有生菜这种食物的。
大家常吃的绿叶蔬菜也就青菜、菠菜、空心菜之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市面上开始渐渐出现生菜,很多主妇觉得新鲜,也会买回来尝尝,但是跟着炒青菜一样的烧法,热了油往锅里一丢炒炒几下,出来的成品总是差强人意:生菜透着一股子苦涩味,软不拉几,还没青菜好吃。
我家就是这样吃过一两回之后,我妈就再也不买生菜回来吃了。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我上大学的时候。
当时,我和我老公(当时还是男朋友)经常一起吃小炒,或是去小饭馆吃饭。我们宿舍同学也常常一起去校外小饭馆聚餐。
有一次,不知是谁点了一道蚝油生菜。上菜的时候,我发现生菜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怎么跟家里的完全不同,再尝一口,简直颠覆了我对生菜的看法。
想不到生菜是这样脆脆的,咬下去还有汁水,带着耗油的鲜咸味,夹着一丝丝甜。顿时,一种惊喜充斥我心间,作为热爱蔬菜的人类,我明白过来,原来这才是生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同样作为吃货的老公,也喜欢上了这道菜,这道菜便成了我们饭桌上的常客。
吃过几次之后,我就对老公说,我已经琢磨出这道菜是怎么做的了。他有些不信,我就像偷窥到什么机密一样开始眉飞色舞地说给他听:
你看哈,这个菜没拌之前旁边是没有酱汁的,所以这肯定是先焯水的。然后菜吃起来这么脆,肯定不能焯太久,半生不熟就可以。
还有这个酱汁,有大蒜、有耗油,肯定有糖,估计还要加点酱油。总之,作料肯定是另外炒一下再浇上去的。
听我说得这么头头是道,老公报以我一个迷之微笑……
这事就这么暂告了一个段落。
不知隔了多久——事实是我已经记不清这中间隔了多久,直到某一天,我不记得是在我家还是在他家,甚至还是在我们毕业后租住的房子里,我终于把我的这个猜想实践了一次,做了一盘耗油生菜。
先是焯水,通过回忆吃过的蚝油生菜的品相,我发现焯水真的必须时间很短很短。水开之后,生菜放进去,立刻关火,生菜搅拌一下颜色一变就捞出摆盘。这样才能保持那个爽脆感。
然后炒制调料,热锅倒油,接着放入大蒜、耗油、生抽、糖、盐,炒一会就关火,把酱汁浇到生菜上面。
这样一做,光外表来看就已经跟饭馆里的很像了,再一尝,味道还真的八九不离十!我一下子成就感就爆棚了,开始崇拜起自己。
我脑海里开始浮想联翩,想起看过的那些烹饪电视,好多大厨尝一口就能知道这个菜里放了什么东西,怎么做的,而我,想不到竟然也有这样的天分!
我开始沉浸在自我膨胀中无法自拔……但老公很适时地打断了我的自我歪歪——他的反应没有多热烈,还冷静挑出了一些这道菜的毛病。
没错,往滚油里倒酱油、耗油这种滋味你们尝过就知道了,滚烫的油花四溅带着恐怖的嚓嚓声,顿时就把我吓得手忙脚乱,所以其实,这个酱汁还是有点焦味的……
然后第一次做,其实生菜烫得有些过了头,没那么脆……味道的平衡也差了那么一点。
事实证明,老公的挑剔是有资本的,等后来他做,那口感就更加接近饭馆的口味了。
而我总结经验,今后再做就得把酱汁先调好,然后就能一起倒进去,这样就不会在油花四溅的恐怖当口还得手抖抖地往里倒东西了……至于味道的平衡,我们家常做法,那还得凭感觉——做出来的大概也还会好一阵坏一阵,没准~
不过,无论如何,这道菜还是成了我家常常出现的民星菜肴,又好做又好吃,关键是我儿子都喜欢。多吃蔬菜身体棒!就是这个理儿!
以上两图是我最近做的一次生菜,品相不是很好(我得努力提高拍摄技术),但是难得味道不错,又脆,咸甜的平衡也挺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