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虽为漫谈,其实应该是对我初接触和了解俄罗斯文学过程的一个记录吧。
我是一个“杂食”动物,只要是中文的书籍,无论各种领域都想去读读。
由于是英语科班出身,所以对英美国家的文学概况也有一定了解。
日语作为我的二外,现在的水平仅仅能阅读简单的作品吧,比如说《起风了》,或是对照着翻译去读。
在这儿就不详细介绍哪些译者的书适合哪些语言水平读者去读,之后有时间可能会整理后再列个单子出来。
略谈谈我为什么这次选俄罗斯文学,而不是法国或德国的文学吧。
法国人热情奔放,文学擅长描写人的欲望;德国文学中理性思考太多,稍显艰涩;而俄罗斯文学,弥漫着野性的气息。
由于语言的限制,要想越过“巴别塔”,读到原汁原味的文学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除非肯花个三年五载去习透俄语。
但我选择俄国文学其实和语言并没有任何联系,不过是怀着好奇心,二则想督促自己去探索曾从未涉足的领域吧。
“俄罗斯”这个词,给人的印象大多会同另一个词联系在一起——战斗民族。
广阔的土地、寒冷而漫长的冬天、高大的建筑、强壮的男女、浑厚的音乐,还有如春天冰河解冻般清新的水彩画。
很久前我曾读过一本胡成写的《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西伯利亚铁路纪行》,封面上是一张黑白图片,一个戴眼镜的清瘦男子躺在列车卧铺上看着窗外,深情若有所思。
还想到了俄罗斯的地铁。地铁是地下的莫斯科,是莫斯科的心脏和灵魂。当地面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地铁还在运行,如同沉睡者的心跳,如同沉静背后的绮丽梦境。
俄国文学按时期,最笼统但不乏准确地可划分成古代、18世纪古典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近代和现代文学。
(ps:一不小心就又走上了论文写作道路,玩家可选择性跳过。)
文学发端初期,各个民族之间特征并不显著,无非是多对历史的记录,同时充溢着神秘的宗教气息。
到了12世纪,不得不提的一部史诗就是《伊戈尔远征记》,就像英国史诗有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中国有三大民族史诗一样。
俄国文学经历了开端,发展,必然也逃不过大自然的规律,进入到类似英国中世纪阶段的沉寂闭塞期。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与西欧发达国家缺乏交流,文化和经济受到闭塞;二是俄国长期受到侵略,政局混乱。
外忧内患的时候总得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这个人就是史称的彼得大帝(彼得一世)。
1697年,二十多岁的彼得小伙(其实但是已经是俄国沙皇)微服出巡荷兰,在一家造船厂当一名流水线工人。同事们都说,这个小伙子真不错,长得结实干活卖力,虚心学习。
他们不知道,这个他们眼中的职业小白其实是怀抱着振兴俄国的梦想。
继续谈彼得小伙,他提倡科学,还爱搞文艺活动,大大推动了俄国文学的发展,对其产生了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使俄国文学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
俄国古典主义时期有一个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性。也就是说文字是为社会服务的。
之后对中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俄国文学在“五四”后进入中国,对于陷于苦难中的人民的挚爱与对压迫者强烈的痛恨触动了国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鲁迅老先生也说过:“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想深入了解俄国文学,有一个难关就是区分作者名以及记住他们的作品。
18世纪古典主义有几位大咖,分别是罗蒙诺索夫、苏马罗科夫、冯维辛、拉吉舍夫。
罗蒙诺索夫是个诗人,纯化了俄语。
苏马罗科夫是戏剧家。
后来人们把他俩凑了一个CP,认位罗蒙诺索夫的诗歌和苏马罗科夫的悲剧标志着俄罗斯“新文学”的真正开端。
冯维辛的笔触辛辣,讽刺社会,是18世纪后半期俄国讽刺文学的代表,其代表作是喜剧作品《纨绔少年》。
拉吉舍夫的人生经历坎坷,受到“文字狱”迫害,因罪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晚年才得以平反,但感觉受到了侮辱(这句话是笔者杜撰加上的),第二年自杀了。
就连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曾翻牌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在读到他的作品后在书上写下一句批注:“鼓动农民暴动。。。。。。比普加乔夫的起义更坏”。
女皇一句话,该作品因此就被列为禁书。
但往往越是限制,人们越是想去读,故此书仍以手抄本新式流传,还对俄国革命和普希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普希金是我本人很喜欢的一位诗人。
欣赏他身上的浪漫气息。
他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和另一个企图拐走他妻子的男人决斗,肩上中枪,回家后不但不因带了绿帽而丧失风度破口大骂,反而安慰他妻子:“你别难过,我不是因为你而死的,是为了我的心。”第二日便因失血过度去世了。
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普希金对俄国文学有一大影响,便是他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第一次在俄国文学中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该“多余人”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塑造的主人公奥涅金。
奥涅金是一个贵族青年,生活优裕,却懒得登峰造极。在普希金笔下被塑造成“葛优瘫”——这个人几乎总是躺着,任何需要费一点儿脑筋、动一点儿体力的事儿他都不想干,也不会干。
他懒得说话。
他生活的最高理想就是“休息和安静”。
到了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和死人不远了。
19世纪还有一位大咖就是茨威格论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在家乡的农庄里一直是一个和蔼的老人。
他使用DIY的皮鞋,穿粗布衣裳,喜欢和农民扯闲话,每天没事儿骑着小单车到处去闲逛,雪白的头发和大胡子迎风飞扬,令人一见难忘。
托尔斯泰还是个不羁的个性老人,在八十二岁高龄时,放弃万贯家财和家中妻子孩子,一日突然离家出走,搭上一列缓慢行驶的火车,在一个无名小镇下车,最后病死在陌生的小镇。
托尔斯泰的死,令俄国人自己感觉成了一个孤儿。
“他教会俄罗斯人什么是爱。”
俄罗斯人这样说。
这次漫谈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则止,仍意犹未尽。
打算下次再详细深入谈谈俄国文学。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