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脚挛急,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得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证”是无汗、身痛、体重、节痛、恶寒。脉浮代表病在表,自己会流汗,看似太阳中风证,照说流汗多了,小便不该多,还有心烦、恶寒的现象,代表里虚已经很甚了,不可再发汗,应开“桂枝加附子汤”,反与“桂枝汤”,误用后发汗太过,咽干、烦躁、吐逆说明胸阳不够了,谵语、脚抽筋也是因为津液不够。
一、先用“甘草干姜汤”
干姜温热,强肺阳;炙甘草强心阳,用量越重时心臟力量越强。甘草本身甘味入脾,用蜂蜜炒过后厚味带苦,入心。这两味搭配在一起强心又强肺,同时会强脾。“甘草干姜汤”能救逆,专用于误用“桂枝汤”后误汗导致的津液丧失。
这一条辨涉及到一个健康标准:手足温。正常人一年四季头面冷手脚温热。检查时,一手摸额头一手握手,额头冷手心热是常态,额头热手心冷是非常态。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本草】甘草味甘、性平,为调合周身气血要药,功能解百毒。
【本草】甘姜味辛,性温,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为除寒散结要药。
用量及煎煮法:
炙甘草4钱,干姜2钱,甘草用量大于干姜。三碗煮一碗,温服。
“甘草干姜汤”是阳药,恢复心肺之阳。
二、脚还挛急者再用“芍药甘草汤”
当用了“甘草干姜汤”后,脚热起来了,代表阳恢复了。那为什么还要给“芍药甘草汤”?芍药是补阴的药,补津液,虽然阳气回来了,但是肌肉血脉里的津液还不够,故用之。津液回来后脚就能伸展,很多病人脚会抽筋、会回缩、里寒甚,都靠芍药甘草。
脚上有静脉曲张时,用“芍药甘草汤”。芍药、炙甘草等量,必须都要用到1两才有效,剂量不够时无效。让脚的循环加速时必须重用白芍。
静脉里若有瘀血块时,回流回心臟易得心臟病。中医有寒热观念:脚离心臟最远,当心臟有问题时,初症出现在脚上。当心臟有问题时,脚是冷的。
如何知道静脉里有无瘀血?脚是冷的人都会有瘀血。低温会让液体变固体,比如冬天的河流会结冰。脚是冷的,脚里的血液如同冬天里的河流会结冰,脚冷是造成瘀血的主因,而脚冷是因为心臓搏动力量不够,心热无法传导到脚上。
西医用抗生素治感冒,会伤到心臟,心臟产生的热能无法到脚,故吃完西药脚是冷。抛开中西医的隔阂,作为一个病人,如何知道这个药对自己有效?吃完后手脚热的说明对了,如果吃完后手脚冰凉说明错了,要换处方了,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芍药甘草汤一下去,脚会热起来,重用炙甘草让心臟热起来,白芍让血液加速回流心臓,热的力量可以把积累的瘀血融化掉,这就是中医的活血化瘀,热能化瘀,也是中医对寒热的辨证。
腿冷从脚开始,最高冷到膝盖。刚开始脚冷,腿是热的,瘀血进入腿时便化开了,所以刚开始瘀血在脚上时还不会得心臟病,经方中叫“手足冷”。如果从手脚冷到膝盖手肘,就叫“四逆”了,过了膝盖手肘血管比较粗,血回流速度较快,便容易得心臟病。
如果每个人都知晓这种判断标准:吃了药后手足冷往未端退去则是对的;往膝盖手肘方冷上去则是不对的,那么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臟病,足温者无心臟病。
“芍药甘草汤”吃下后,津液回来了,温度也回来了,阴阳都回来了,故脚能伸展了。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甘草四两炙。
【本草】芍药味苦酸,性平,无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
用量及煎煮法:
白芍4钱,炙甘草️4钱,白芍与甘草等量。三碗煮一碗,温服。
三、胃气不和、谵语者再用“调胃承气汤”
还有一种情况是误食桂枝汤后胃里的津液没了,表现为:胃里很难受、谵语。胃中食物里的水被桂枝汤散发掉,食物变干堵在肠胃之间,浊气会往上跑,顺着血液跑到脑,便胃不舒服,还胡说八道。临床腹诊时,按压️中腕到神阕间会有压痛点,这时用一点点“调胃承气汤”,清一下肠即可。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
大黄去实,又名“川军”,若不酒制,一吃下就到大肠,病人立马上厕所。酒制取其升提功效,让其停留在肠胃中间,正好到达干掉的食物处。
【本草】大黄味苦,性寒,无毒。石皮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为泻实、荡积滞要药。
芒硝攻坚、软坚,能把干硬的宿便切片,再靠大黄排出,芒硝一般生用。
【本草】芒硝味咸辛苦,性寒,无毒,主软坚化积,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用量及煎煮法:
炙甘草2钱,大黄4钱,芒硝2钱。三碗煮一碗。先煮前两味,煮完后放入芒硝,微煮后马上关火(或放在碗里倒入药汤)。
只要对证用经方,会头昏,所谓“药不暝眩疾弗疗”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