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之道
足兵、足食、足信之矣。
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惑,在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说贤者回也
,就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安贫乐道
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该放下时且放下。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足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
什么是“仁”:爱别人就叫仁。
什么叫“智”: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简单。
心灵之道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先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就是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接受下来,说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排,我已经知道有这个遗憾了;第二个态度是什么呢?是尽可能的做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补足这个遗憾,这就是子夏告诉他同学的两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敬,是指内心的一种端庄,一种正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使大家都可以尊敬你,那么你再去做事情,尽可能让自己少一点失误。另外一点就是真正跟别人公事的时候要恭而有礼,内心保持着一种恭敬、彬彬有礼,真正能够对人有一份尊重,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少一点过失,多一份尊重,那你能够达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内心的坦然与淡定是可以让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的。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得就是这样的境界。
做一个勇敢的仁,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不要借助外在的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这就是论语里所倡导的一种人生观。
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一个人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问问我今天有什么事做的好,做的不好,看看周围的仁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
勇敢有时候表现为气度,有的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约制下内心的自信和镇定。
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理去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与他内心的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就是一个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没有一种骄矜之气。
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仁,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
可与言而不语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聪明的仁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琴,追着不可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
处世之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你的正直、率直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地面对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
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
子贡曾经问过老师:“什么叫好朋友?”,老师说:“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他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
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仁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这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母子、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花未全开月未圆。
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我们缺少雪中送炭。
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我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
。
一定要积极地去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到,要有效,但是说话要小心。一定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己做不到的事:言多语失
。
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
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的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就能成功了。
君子之道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一个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话先说出来,是你想说什么吗,先去做,这叫先行其言
,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淡淡地再说出来,我无非是想做一件什么事,现在就做完了。
做一个君子,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好处事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君子不器。
每天反省自己很多遍,他都反省什么: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不信乎。
- 传不习乎。
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心怀鬼胎的朋友。
《论语》中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那些富豪、有权势的人。
生活中真正心灵的快乐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相关的联系。
你真正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你心里是要有三个原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要有尺度。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话题说到这了,你要自然而然的往下说,反而你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意犹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存有隔膜。
一个人不堪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这就叫瞎子。你看看别人希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最合适的话,你还需要自己有心理准备,你要对对方了解。
其实朋友之间永远是有尊敬有顾忌的。不只是朋友,包括最亲的亲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难道就没有顾忌吗?
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断的放大他的光荣,而永远不去触及他的隐痛。
我们希望跟朋友在一起回更好,那怎么样会更好呢,就是更多一点沉默的关爱,去了解别人的心。
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个忠告,但是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你好好跟他说,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的不投机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其辱。
好朋友从不做过分的事,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分,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去做过分的事情。
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晚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理想之道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起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往往我们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
理想无论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的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时,常常会忽略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一个内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做人不妥协的标准,而这个人要游泳。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
人生之道
“三十而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
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去。
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