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青葱岁月的电影频频上映,从《那些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同桌的你》,票房一波高过一波。这类影视广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宣传营销模式的成功,也因为它太容易牵动我们共有的情愫,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学生时代的所有美好回忆。
去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时代》,又一次刷新票房。许多年前那个被人遗落的“少女时代”大概真的已离太多人远去,反而更牵动少女们敏感的神经。
回忆开始前,林真心苦逼地加完班,孤零零地逛着超市,从自以为的美好幻想中醒来。
“原来长大以后,你可能只会做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感情,将就着过一段不怎么样的生活”
我不知道这样的场景会让多少大城市的“流浪客”愕然。也许真的像电影里面说的:十八岁的我,如果在街上偶然遇到这个女人,一定也会和他们一样,毫不留情的嘲笑她。
事实上,镜子里只有那个狼狈不堪、困惑呆滞的自己。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再喜欢那样的自己。
“长大之后的我们,为了生存,会变得世故,容易妥协,甚至变得都不认识自己是谁。
偶尔,你是不是会怀念当时那个单纯,勇敢作梦的自己呢?
那个你,现在还在身体里吗?
而那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你都还记得吗?”
随着一系列的现实拷问,故事跳回了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很多人早已忘记,又假装念念不忘;久到每次只有坐在电影院,才会想起。也许,那个曾经的“少女时代”真的只能属于曾经了。
每一个人都会用记忆里刻骨铭心的时光来解构自己的“少女时代”。也许每个人的“少女时代”里也都住着一个“徐太宇”。可能在任何学生时代,偶像这东西都不是珍稀动物,不管是那些年的“小虎队”,还是这些年的“TF-boy”。
我不想描述一个个煽情的“少女时代”场景,反正最近几年的“青葱大饼”都是同一套数,不外于“无疯狂何以致青春”、“无缺憾何以谈爱情”、“无媚俗何以算幽默”、“无泪点何以赚票房”。基于这样的受众偏好,编剧们大都一拥而上,这自然可以理解,事实上也确实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坦白讲,我看《我的少女时代》也眼红,也落泪。毕竟有些场景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嵌入自己的回忆,然后傻傻掉泪。认真想,却很难分清是为剧情而哭,还是为回忆。再仔细分析,才发现其实多是后者,倒有几分与你无关的感觉。不过,电影里面确实有一幕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愿意在那个意义上来解构属于我自己的“少女时代”,鉴于我是男的,老用我的“少女时代”也蛮变扭,权且用“学生时代”来概括,似乎更贴切些。
校庆大会上,全主任本要点名表扬段考前十名的同学。因为徐太宇正好第十名,他圈子里的人早就躁动地起哄,等待为他上台接受表扬而鼓掌。不曾想,全主任竟当着全校的面冤枉他作弊。面目丑陋可憎,相信不少人同我一样,恨不得跑屏幕里面,和那不人道的黑脸主任理论一番。别急!女主角林真心正一边将卷短裙子,一边地向主席台走去呢,我喜欢那个眼神,坚定,不顾一切。她理直气壮地请求接受违反“裙子比膝下短三公分”这一校规的处分;欧阳也无视断送保送台大的后果,自污作弊,请求记大过一次;何美则当场脱下校裤,只穿着短裤请求处分;小只微红着脸,冲着黑脸喊“报告主任,你是我的巧克力”;更有甚者,直接高呼“主任,你吃屎吧”……
这是整部片子最过瘾的地方,不管是电影里面,还是电影院,瞬间都雀跃欢呼,捧腹者有之,拍手者有之,现实和电影的场景简直是无间缝对应。
“主任,你吃屎吧”
——这是学生们对黑脸主任的不满最露骨地宣泄!
有此一句,不需要再对“主任”进行更多的鄙夷和指责。当然,那只是一场电影,黑脸主任也只是一个歪曲化、夸张化的戏剧形象,不值得多费笔墨口诛笔伐。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学生们的抗议行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不满,显得决绝强硬,突然给我一种久违的感动,莫名的温暖。
如果没有林真心,也许徐太宇只能被冤枉;如果没有欧阳,也许林真心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陪罚的“傻子”;让人意外而感动的是那场反抗,不仅有林真心和欧阳,还有无数个被压抑太久,奋起高呼的鲜活的可爱的人。正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傻子”,上演了这一幕,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个人都很容易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看到那段不管不顾,永远站在同一阵线的时光。
很多聪明都被时光所遗忘,有一些“傻”,却一直存活在我们鲜活的记忆里。
毕竟“傻子”遇上“傻子”,需要好几串好运气。
而且,人越长大,离“傻”越遥远。
那一刻,也许电影里面的很多人才发现了那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在压抑和所谓的“教育”中扭曲的躯体。如林真心最后所说:
“主任,你说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但是分数和校规都不能定义我们。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犯错,曾经犯错的有一天也会变好,是好是坏,不是你说了算。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是谁,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是啊!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在那个特殊的“少女时代”里
——也许长大后就不可以了;工作后也不可以了;走进社会以后就更不可以了……
但是,那时候还可以!
那时候,我们可以成为我们自己决定成为的样子。哪怕我们不在老师看好的重点班;哪怕我们也不是学校满意的好学生;哪怕我们一无是处、我们叛逆、我们无法无天;可是那时候的我们,敢于挑战一切,敢于蔑视一切。哪怕很多年后,看起来真的很傻,却陪着我们笑了很多很多年。
不是我们不知道第二天的考试有多重要,只是那晚,就想和某个人呆在一起,靠在阳台上,半懂不懂地扫着吉他,唱着歌。不是我们不知道高考还剩多长时间,只是我们都不想错过最后一次的告别。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常想起那个晚上,想起那晚我们唱的歌,也想起高三毕业前那场水战,想起每一个砸过我或被我砸过的人。
也许当时,有无数路人走过,都是匆匆,没有片刻的停留,甚至挂着厌恶的脸,谴责我们太吵。对我们而言,每一个音,每一句词,都弥足珍贵,它温暖过我们无数个起风的夜晚,特别是每个人都知道再回不去那段时光。
又也许,带我们的老师曾带过很多届高三,我们的告别在她看来,只是年少轻狂的幼稚玩闹。对我们而言,每一句祝福,没一个眼神,都充满依恋,它铺满我们每一张发黄的照片,特别是那些只此一别,永不相见的笑脸。
说来也挺戏剧的,曾当着全校的面演讲“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我,后来也曾在课堂上高声质问老师,甚至差点当场掀了桌子。高中还和班上另一个班长联络其他班组织了“联名状”,抗议学校寒假补课到农历二十六。转眼上了大学,也反对过不少领导的“痴人梦话”。
而今,也快和学生时代话别了,如果真要问自己后不后悔这些年来的叛逆,还真没有。原因很简单,我还是一名学生,我有权利成为自己决定成为的样子。
我的学生时代终将结束,在我心中,却乐于将这样的时代延长一点。如果可以,我愿用一生去努力。
最后想说明下:很多人知道我是书迷,却不知道我也是电影迷。和看书不同,看电影没那么多讲究。既看老掉牙的经典,也看流行的肥皂剧;看言情武打,也看悬疑警匪。总之,对电影我不挑。除了看,偶尔也会和三两好友聊。从剧情主题,到叙述摄影、画面服装,反正一切和电影有关的都聊。赞赏时拍手叫绝,厌恶时嗤之以鼻。少了专业这一顾虑,反而落得轻松自在,反正业余聊聊,何妨?
希望朋友们也不要拿影评的标准来要求我,毕竟我不是,也不想写严格意义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