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琢磨着做这只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有些日子了,可心里的忐忑一直就没停过。一来太经典了,好多玩家的永宣青花启蒙都是从这只杯子开始的,说普及率最高,应该不过分;二来仿品太多,自打永乐之后,仿制就没停过,最多最有名的是明万历、清康熙雍正时期,民国和上世纪80年代也都曾烧过,现代就更多了。
所以,对我们来说,还原这种名器是最难的,貌似怎么做都无法超越原作,只能无限接近。而为了这个接近,往往需要投入比其他器物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这种出货第一的市场上,这么做看起来其实挺蠢的。尽管如此,当朋友们一再追问什么时候出的时候,我们总说,再等等,等做得再好一点。
可时间长了,朋友们就开始有意见了。回头想想,也许是我们太过细节控了,按照这样的完美要求,恐怕永远都做不出来了。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烧了几只,不敢自诩多么完美,但至少对得起各位老朋友的耐心等待,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相信老玩家对永乐原作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己的左右手,但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瓷器也一样。而且,觉山隐窑的这只压手杯毕竟准备的时间不短,还是值得拿出来和各位分享一下。
先从器型上看,压手杯虽说并非永乐创烧,但以这款「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最为著名和稀有。至于起源,有说宋代就出现了这种茶器,均窑、官窑都有制作,可宋人饮茶用盏和碗,且多是敞口浅腹,便于观汤色,撇口深腹的小碗很少,酒杯可能更靠谱。所以,压手杯出处到底何朝何代,至今也没有绝对定论。但在青花无小件的时代,出了一只这么经典的小件,其实挺让人惊讶的。
就像压手杯名字的来历,《陶说》有记载:此即撇也,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压手,故名。无疑,微微外撇的口沿恰好与虎口贴合,拿着很舒服。不过对于这只杯而言,似乎只说了一半,因为永乐压手杯独到之处,更在于匠人对器物力学设计上的高明之处。整器胎体由口沿顺势而下,胎骨渐厚,重心下移,握杯瞬间就有很强的下坠感,端在手里沉甸甸的,放置也稳稳当当的,接触过的玩家一定感触颇深。
所以,在利坯的时候,一气呵成很重要,略一停顿即现凝滞,气势就没了,杯子就立不住。这就要利坯师傅的手上功夫得很过硬,力度拿捏稍有不足,杯壁薄厚间的过度偏差一点,就废掉了。还有一点,好的压手杯外形俊雅别致,是看不出手感会这么重的,所以既要精致又要有分量,两点兼得不易。
说完了器型,再看画。主体是经典的缠枝莲纹饰,八朵盛开的西番莲,每朵花都有环形花叶缠绕相连,莲瓣硕大肥润,由里向外依次翻卷,仪式感很强。虽然这种从西域传来的莲纹不同于中国的大花大叶,但经过与本土艺术融合,从明初起便成为我们认可的地道传统纹样了。
其实,这幅画片对于我们而言,九十分以下难点在技法,可要做到满分突破点在细节。因为,即便是经过了六百年,但技法传承一直还在,画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当然,相对于大家都熟悉的分水画法,如今掌握明代溻水技法的个中高手在景德镇也不是很多。
而对细节处理上的用心程度,则直接决定了整器的气韵,正如书法之高下不在一笔一划,而在字的精气神,历代仿品与原作的差别在此处也最为分明。虽说这是一种很难定义的主观感受,但好不好看、耐不耐看,还是非常直观的。所以,在细节处理上要格外花时间下功夫研究,这也是压手杯打磨良久的原因所在。
包括不同花朵的层次数量、何种花尖略有外撇的芒刺、如何在青料晕散后叶片留白仍清晰而不洇等,都有讲究和说道,要事先考虑周到。此外,花朵与枝叶的比例、枝茎卷曲的弧度、外口沿朵梅的距离、足墙上忍冬纹永乐时期特有的画法等,只能凭画师去把握。至于釉面、青花发色等,无法用图文来表达,只能上手感受了。
虽然,再给我们更长的时间,可能会比现在还要完美一些,但我们始终无法企及故宫博物院厚玻璃罩里那只万人朝拜的永乐青花。所以,如果您能包容这种不完美,那就来一只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