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辈,有的节俭行为在让人不满的同时也感觉心酸。曾经的物质极度匮乏的遭遇,让他们总是担心不够,处处节俭害怕浪费,实际上浪费更多,也造成我的不便,让我在和他们朝夕相处中难免不能处处和谐,但无论多少次的抱怨,也无法改变他们。
今天早上,刷牙洗脸完准备洗澡时,发现爸爸又是随手替我关了卫生间的灯,免不了又对老爸抱怨了。我经常笑我爸,他判断一件东西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否足够便宜,从来没有多维度,不考虑质量。偏是如此节俭的人,还深爱旅游,已年过80了,还每年有心去到处走走或选择一个地方去住一段时间。
记得吴伯凡老师有期节目说到,有钱人也会舍不得,他有朋友可以多花几千万买新式的直升机,但宁愿渴着也会拒绝买10元钱的一瓶水;老师自己说他长胖就是因为无法忍受浪费粮食,虽然明知道减肥更花钱。
想到我有一个老领导,财务出身已经干到了单位的总会,居然固执的拒绝一切意外保险,觉得晦气!
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理性的人,但面对前几天股市上华大基因的暴跌和近两天比特币市场的大涨,实际上一点都不理性和淡定,忍不住浪费了过多的注意力去关注市场变化。
上周,何帆老师推荐阅读并解读了《怪诞行为学》,刚好网易蜗牛读书里也有,就认真的看了一遍。
梁小民在序言里指出,丹.艾瑞里的这本书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直译出来是“可预期的非理性:形成我们决策的背后力量”,能更确切地反映出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和解释了一些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能解释的现象,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前提进行了质疑。行为经济学解释了我们的行为不全是由本性所决定的,很多情况下由情境和环境决定。
书里列举了一些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看各项实验的时候,一方面好奇,行为经济学家如何设置条件与对照组去比较,另一方面也在反思和对比自己可能有的反应。
里面做的实验很多,解释到的心理学知识也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解释了人的选择和幸福感总是在比较和攀比中完成的,并不一定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利用人喜欢比较和攀比的心理,商家可以设置价格锚点,引导人的消费行为;相亲和约会时选择陪同的朋友,可以影响心仪对象的选择;即使是富人,对自己的薪酬是否满意,也是在比较了与朋友和同事后才能得知,人们并不会比较自己的心理预期和付出程度,而是嫉妒比自己拿的多花和更富有的人。所以也能理解,为了防止比较和攀比,现在工资薪酬发放一般都是打卡和背靠背支付,不像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张大工资表签字领取。有个笑话,说你的工资不在乎真的有多少,只要比你的妹夫多就好。而且人的适应性很强,如果刚开始觉得星巴克很贵,但是去了两次后就会习惯,新的品位一旦形成,新锚点就像消费升级,会不断的提高你的欣赏和消费水平。
免费的诱惑,也是应该警惕的,经常在优惠活动中过度购买,买了不该买的东西。
还有我们总是希望和喜欢给自己多留一些选择的余地,结果陷入多种选择的困境,尤其是一些明知道不会用到的选择结果,有时也还要保留,浪费了过多的注意力,有的时候应该果断一些,该关的门要及时关上。
安慰剂效应,肯定是有效的,但难免陷入虚假宣传,该不该保留安慰疗法,有时候还挺让人犹豫的。作者举了一个他用泡腾片有效解决了乘飞机的不适感,但因政府要求不能过份宣传,泡腾片失去了安慰剂的效应,也没有找着替代物,反而影响了他坐飞机的感受。
还有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在社会规范评价体系中,人们非常大方,互相帮助,并不注重用金钱来衡量。但在市场规范体系中,有的时候确会斤斤计较,一点利益都毫不让步。
在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这一章里边,通过实验在学校里公共场所放置可乐和现金,但可乐很快就不见了,但现金还在的现象,和通过对大学生们进行测试,看其是否诚实,发现非现金引发的作弊现象,和人们在用公共物资的行为很普遍,解释人是否诚实的临界点也让人印象很深刻,确实绝不会拿单位的一分钱,但用单位的资源办私事,用单位发的本子笔等丝毫不以为然,见怪不怪啊,真的让人怀疑理性在哪里?
能解释我爸行为的,一是他的习惯,二是应该是他的心理账户不同,他关注的不是省了多少钱,节约的电是可见的,频繁开关对电器的损坏和处处不方便是可以忽略的,他在购买中处处都要与他原来的心理价位比较,与是否节约的正确行为理念比,获得了才能得到满足。
感觉未来多掌握一些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用心理暗示和设置一些条件去操纵人的行为,还是真的是细思极恐,只有多学些心理学知识和学会断舍离,抵御诱惑,才能期望少交点愚人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