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2018.1.2)
朋友看完在豆瓣评论:世界永远都是弱肉强食。她说对了。再追加一句:不平等才是生活真相。
全片呈现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走向。女主琳,性格倔强,聪颖早慧,有主见,她奋力一搏中有些悲怆;而班克,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奋争,最后被黑化了。想想也在情理中,只是觉得心疼。
面对这狗屎一样的现实,个人只能尽力抗争。哪怕最终世界是他们的,但这一段人生始终是自己的,不可不慎之又慎!
“有钱人靠金钱赢得世界,穷人用一切换取金钱。”
想到小琳对班克说,明天任由我们遨游世界 。这不过是一场梦,很快梦醒。
喜欢女主的父亲,中年男人的失败,隐忍,接受,默然,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此。
第二部(2018.1.5周五)
“你叫什么名字?”
“余国伟。余下的余,国家的国,伟大的伟。”
“你姓什么?”
“余,多余的余。”
时代风潮下小人物挣扎的命运。不管你愿不愿意,总有一双大手推着你向前走。
导演营造出悬疑的气氛,阴冷的画面,贯穿始终的大雨,时代变迁的暗示,人物各自的道路,种种信息揉杂在一起,更能感受到人物真实的处境。
如果我是余国伟,还能怎样?命运把我置身于这样的处境,只有不断地想证明自己,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结果还是被无情地抛弃。
这个人物,看似强悍,实质上很脆弱。只为一个外在虚妄的目的而努力,这样的人生过于偏执,也非常危险。最后,他刚刚从牢中出来,在大巴车上,他看着外面飘舞的雪花,眼神无望。
他犯的最大的错,是辜负了燕子。他缺乏爱的勇气与行动。其实这一切,是可以挽回的。心疼燕子,她以为找到了一个归宿,谁知这假想中的幸福竟然要了她的命。
也可以理解为时代变迁给个人带来的不安与伤痛,影片中也有提及。
不管怎样,新时代总会来临。“愣是暴雨倾盆,才见暴雪将至。”
第三部(2018.1.5)
很丧的电影,使我想起《海边的曼彻斯特》 。余文乐把一个躁郁症患者演得非常到位。我觉得他不是病人,比谁都活得清醒与真实,特别是他在朋友婚礼上的一番话,折射出其他人的麻木。
可是生活无处可逃,尤其是你的原生家庭。家庭内部复杂的关系千丝万缕,理不清。只是有些人能抽身离去,不负责任。
留下的则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有些事情后悔当初,追也追不回来了。曾志伟演的父亲追悔道:“我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逃避,避到追不回来,懂得后悔已经没有用,我六十几岁了,如果再这样活下去,我想我会恨自己一辈子。”
什么是真正的“宽恕”?什么是真正的“同情的理解”?很难。在这部电影中更多的是逃避、漠视、挣扎,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一览无余。
好在最后的结局还是温暖的。
第四部(1.6)
看不见的客人,看不见的人心。
一再的撒谎,掩瞒事实真相,故事也在不停反转,最后一刻,真相大白,令人震惊。
撒一个谎,后面要有更多的谎言来圆谎。一错再错,走错一步人生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也无法想象,人性之恶恶到什么程度。
“不经历痛苦,就无法被救赎。”
有些人永远不可被救赎。
第五部(1.13)
家庭里,家庭外,导演深埋了几条线。既有上一辈的纠缠,也有这一辈的烟火,还有下一辈的牵连。
人生在世,这些关系就像一张张网,将人困住,既纷繁复杂,又甜蜜忧伤。
每一个家庭,都经历着。
影片有是枝裕和的味道,只不过后者更为细腻。而张艾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烟火气,真实地将各种矛盾纠纷呈现出来,使人不觉感叹——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想起梭罗说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最后田壮壮演的丈夫买了新车,载着慧英去兜风,车上的话让人感动。这是个好男人,好父亲。写给退休妻子的贺卡,没有一句“我爱你”,却令人深深动容。
静水流深,一切都在生活里。
张艾嘉导演演的慧英,演活了这个人。
特别喜欢饰演姥姥这个演员,吴彦姝,真的令人心疼,又心生敬意,不愧是国家一级演员。
无论世道有多艰难,一家人要相爱相亲依偎着在一起。
第六部(1.25)
生命之神奇之伟大!
第七部(1.27)
导演试图借四个故事来联结过去与现在,打通理想与现实,思索物质与精神,探索自我与他人,抒发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只可惜用力过猛,显得生硬。
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特别是最后致敬大师先辈,令人感动。那个光辉岁月已经远去。
“记起你的珍贵,坚持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说易行难,无论哪个时代。
第八部(1.30)
“即便已然知道这段旅程,也知晓了它的归宿,我仍会拥抱它,欣然接受它的每个瞬间。”
或者这就是宿命。好比那个神秘的文字,循环往复。
世间好物不坚牢。即使预见一切即将发生,你还是要珍惜这唯一的当下,好好活着,用力体验,就像影片中最后二人拥抱的那一刻。
那一刻,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每一刻,活着,好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