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接受到批评后的解释风格一般分为两种,普遍性自责和行为性自责。永久性及普遍性的自责被成为“普遍性自责”,“普遍性自责”者认为问题是自己个性中无法改变的原因。暂时且特定的的自责被称为“行为性自责”。孩子责怪某一特定行为而不是指控自身的个性。
举个例子:
彤彤10岁,她有个3岁的弟弟。一天下午,妈妈带着彤彤和弟弟去儿童动物园玩,从上车开始,彤彤就不停地与弟弟。她告诉弟弟,爸爸是她一个人的,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她吓唬弟弟动物园里的狮子会咬掉他的头;她还跟弟弟说,动物园的旁边是监狱,如果弟弟做错任何事,就会一辈子把他关进监狱里永远不能出来。彤彤很少这样捣蛋,妈妈心里很不高兴。
妈妈是这样批评彤彤的:
“彤彤,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你与他分享玩具,你使他觉得安定,可是你今天对他一点都不友好。动物园对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你知道我是不喜欢这种行为的。彤彤,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没有?”
很显然,彤彤需要受到惩罚,因为她使弟弟难过。妈妈要女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彤彤可以改变她所做错的地方。妈妈在批评时做到了:
1、 指出了特定的与暂时性的行为问题(“今天对弟弟不友好,捉弄了弟弟”),同时指出这种行为不是彤彤一向就有的(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妈妈用了实际的例子(“你教弟弟玩游戏,你与他分享玩具”)来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使彤彤仍以己为傲。
2、妈妈告诉她要做指定的事情(“向弟弟道歉”)
3、以及再继续捉弄会有何等后果(“晚饭后,不准到外面去玩”)
妈妈的这种批评,彤彤从这里了解到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通常是个好姐姐,可是她觉得我今天对弟弟很不好,我可以向弟弟道歉,这样妈妈和弟弟都会比较高兴。妈妈的批评显然是内部的,但却是特定的但可改变的。她指向彤彤迈向正确行为,而没指责她的个性。
如果妈妈的批评方式是这样的:
“彤彤,我真是烦死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顽皮?我本来打算三个人出来好好玩玩的,你却来捣蛋破坏。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们出来玩,反正每一次你都要这样,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妈妈这样的批评将彤彤的个性一笔抹黑。彤彤被成为捣蛋的小孩(个性上的)及被指责总是破坏良好的氛围(永久性及不能改变的)。孩子接受到这种批评后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个坏孩子,妈妈希望我不是她的孩子,我总是搞坏她所做的事。她是对的,我应该离家出走,他们没有我会比较好。”彤彤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很情绪化地退出。
孩子的解释风格有一部分是从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他们听成年人如何批评他们,同时也吸取了批评的方式。如果今天你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他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仅不会相信他是懒惰的,同时也相信他的失败是来自永久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当孩子仔细聆听父母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他们会以此作为模式。
因此,当你批评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必须要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遵循两项规则:①批评要准确②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当父母不自觉地用永久性及普遍性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开始获得自己的悲观模式。当父母的责怪可变化的与特定的问题起因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