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这本书早已陈列在书架上,然而很多时侯并没有去读。今天翻来也就看到20多页。
以前总觉得每天没什么可写的,但我今天想和多聊聊薛兆丰经济学书中提到的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他提到了有四个让慈善难见成效的原因。
分别是 一 缺乏反馈机制;
二 委托委托代理问题;
三 所托非人问题;
四 养懒汉效应;
其实,从字面我们基本可以明白薛老师的意思。针对第四点,我做下阐述。薛老师原意是"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人们不愿意自己去努力,也不愿意再去尝试和奋斗。相反,人们努力的不是力争上游,而是力争下游,争取的是怎么才能保住贫困地区的称号,怎么才能持续获得援助。"我对这一点尤其感同身受,在2017年,地区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的大势下,各个省市大到市辖区,小到乡镇嘎查,只要是贫困的地方,进行全面统计家庭人均收入,政府制订了红线,红线以下的将接受"高规格帮助",据小编了解,有直接送房的送钱的,有送柴米油盐的,然而,这之中,就有一些不那么积极主动赚钱努力的红线之上的人是十分渴望得到国家的这类支助。
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想,暂且不论国家红线的问题与否。我想这类人就是薛老师书中提到的懒汉效应,前几年的低保走后门,村干部吃拿卡要,等一系列不良之风早就渗透到了很多人心中,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改善民生的好政策,干嘛还去奋斗,努力,我们为什么不力争下游。其实,说到这,你可能不服气,但其实,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为什么不能拿出所有钻营取巧之功,为了踏实的美好生活实际搞出丁点努力,如果我们贫困地区的人都力争上游了,我觉得国家的扶贫也只能起到解一时之困的作用了,我们的人民厚积而薄发,蓬勃的走向小康生活,因为最后人民的美好生活终归是人民自己创造,
因为经济学这本书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同时也祝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和谐富强,人民幸福绵长,家庭和睦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