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见识过这个世界的林林总总和形形色色之前,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当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我发现自己很小。莫名想起一句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是农村的孩子,我的童年没有所谓的琴棋书画和补习班,没有动漫和动画片,有的只是田间的嬉闹和奔跑。但我想说我的童年却足够快乐,在花丛中搭房子,在绿野里放声高歌,那时候我不知道还有外面的世界还有外面的人。我的小学是在村子里上的,一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有20来个学生,可能有赖于母亲从小买童话书给我看,小学六年每每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记得有次考试全乡进行排名,我排第二,回家高兴地告诉母亲,母亲表扬了一句之后说“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此我记住了这句话,但我依旧没有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大。
读初中的时候,我执意要到县城借读,当时只是觉得到县城读书会在小伙伴中很神气,却不曾想是日后一步步离家越来越远的开始。到了县城,我第一次见到高楼,第一次见到需要用拖把来拖的地板,第一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这里没有我熟悉的田野,没有我熟悉的一切,周围家在县城的同学,他们的生活方式给我了很大的冲击,报班学习乐器,拿着当时流行的MP3或还不太智能的手机,穿的光鲜亮丽,而我只是从农村出来的土包子一个。因为是借读的缘故,要交解读费,还要提供什么证明,当时的我真的都想哭出来了,觉得跟城里的孩子不一样,觉得他们十分高贵。那时因为手续繁琐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朝家里打电话,母亲说,先忍耐这初中三年,等到上了县里的高中,我们就不需要借读手续了。这句话当时给了我极大的安慰,这是一个目标啊,让我觉得只要努力了,我就可以改变些许所处的境况。
高中在全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中,大家都在为了考取大学这一个目标在奋斗,我也是。
后来考取了南京的一所高校,在这里开始了我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课外的生活是相当丰富了,我偶尔也会参加,都是当作学习之外的娱乐,因为我的目标是拿到奖学金好不给家里增加太多的负担。做家教,发传单,到饭店打工这些我都做过,那时候生活就像是在拧紧的发条上度过一样,又因为校区在郊区,所以没能看出什么太大的差别。我只是觉得,我在用自己努力实现自我经济独立,的确我也做到了,大学第一年家里为我准备了学费和半年的生活费之外我再也没有管家里要过一分钱,学费加生活费都是靠着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所得。是的,我的大学充实而快乐着,因为我觉得我在努力,我在改变。
由于没有太接触到社会,我在大学这个受着庇护的象牙塔里面,享受着大学的自由与快乐。我那时虽然喜欢着南京这个城市,但我更喜欢那个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小山村,我想等我老了也回到山村里过着与世无争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可是人总是会被你所处的世界影响和同化着,不管你接不接受。大四学年,我们专业的学生搬到了市区,在这个繁华之地,我再一次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大。班上有的同学家缠万贯,资本可以抵得上整个学院同学的家庭资产总和,有的家里拿出一万块小零花钱给孩子当作炒股入门的资产。大四的聚餐格外多,出去游玩的邀约也格外多,而我却要像个刺猬一样,不敢轻易靠近谁,不敢轻易答应别人的邀约,因为我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资产,而我的背后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怎敢伸手向家里要钱来迎合这种生活方式?因此我害怕跟别人走的太近,我害怕一不小心就收到别人的邀约,同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跟别人的差距。这一次我没有觉得他们的人格比我高贵,我只是觉得力不从心,他们那么显赫的背景是我奋斗一辈子都不太可能达到的高度啊。期间迷茫过,难过过,无助过,也尝试在知乎上搜索答案。其中有一句话,那些有着显赫背景的人,是因为人家的前几辈人曾经奋斗拼搏过,你不能妄想仅通过你这一辈人的努力就抵上人家几辈人的积累。于是服气了,却感到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无能为力。从大二的时候关注一位本科在帝都不错的985高校就读,后来又攻读了研究生的学姐的公众号,她去年开始工作,看着她站在京工作的日常都觉得心疼,房租的价格高负担大这不言而喻,而她一个月因为房东突然不愿意再租而搬了三次家,在京上班挤着早高峰晚高峰的地铁,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北上广拼搏的现状。所以我不知道奋斗是为了什么,我好像再也找不到一个明明确确的目标,让我觉得努力了可以稍微改变一下自己所处的境地,我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才能追赶上别人的起点,我不知道我能活成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外面的世界所给的无奈。
在这个无比精彩的外面的世界里,连奋斗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望向身后,空无一人,我望向前方,满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