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孕妇来说,胎儿在子宫里的安全情况,绝对是件大事。所以,现在市面上会有卖家用的胎心仪,供孕妇在家里就可以听胎心。但是,孕妇在家听的胎心,只能获得听胎心那一分钟时的胎心率,只能获得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这个数据是非常粗糙的,甚至还会存在假象(这个后面会说)。
上世纪70年代,有医生提出用胎心监护的方法来监测胎儿在宫内的安全。就是记录一段时间内胎心率的变化,把每个时间点的胎心率都记录下来,连成一条曲线,然后观测胎心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这就是一段胎心监护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每一时刻的胎心率,单位是bpm(beats per minute)。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子宫里的胎心率是有一定波动的,一般在5bpm以上,呈现的是像锯齿样的曲线。同时,就像成人运动后会心跳加快一样,伴随着胎动,胎心率也要有所加速,然后回落,表现为一个胎心加速峰(箭头所指)。
然后,医学上规定了正常胎心监护曲线应该是如何的,当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曲线时,就提示胎儿在子宫里不安全了,需要及时终止妊娠,通常是进行剖宫产手术。
对比传统的听胎心只是获得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胎心监护则是可以获得一连串的数据,它可以反映出更多问题。
比如这张监护单。如果你在这张监护的每一个时间点去听胎心,都会听到正常的胎心(110-160)。如果以听胎心为标准来判断胎儿宫内情况,完全可以认为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这些时间点的数据联系起来,从胎心监护的判读标准来看,胎心基线完全没有变异,这是一张非常异常的胎心监护单,需要马上处理。
所以,我们不能以听胎心正常作为依据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安全,听胎心正常,只能说明那一刻胎儿还是有胎心的。也正因如此,不建议孕妇自己在家听胎心。如果你仅仅是想听听胎儿心跳的声音,那倒是也没啥;但如果你以能听到胎心作为胎儿安全的依据,那恐怕就会出问题了。
好了,现在我们有了胎心监护仪,就可以根据胎心监护曲线去判断胎儿在子宫里的安全了。于是,胎心监护这一方法马上被普遍用于临床。
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
大约10年前,在胎心监护用于临床30年之后,当大家重新评估这一临床检查手段时发现,应用胎心监护这一方法,并没有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而它所带来的,只是增加了剖宫产的数量。
这好像很奇怪——我们使用这一方法的目的,就是尽早的发现胎儿在宫内的异常情况,尽早让胎儿脱离危险,但是长时间大规模使用之后,围产儿死亡率并没有因此而下降。也就是说,那些剖宫产手术,其实是白做了。
原来,很多胎死宫内的情况,在胎心消失前,虽然会经历胎心监护异常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还是很难被捕捉到。有可能两天前做胎心监护还是好好的,两天之后,胎心就消失了。不仅如此,更麻烦的是,那些按标准应该属于「不正常」的胎心监护曲线,进行剖宫产之后发现,其实人家胎儿在肚子里过得挺好的,压根没什么危险。——不必要的剖宫产增多了。
于是大家意识到,过去对于胎心监护的判读标准需要修订。从2007年开始,新的胎心监护判读标准开始形成。但是修改标准不是那么简单的,标准过紧,增加剖宫产手术,增加产妇风险;而当你放松评判标准的时候,又要担心会不会把真正出于危险状况中的胎儿,错划到正常中了。
于是,临床上出现了大量「胎心监护可疑」的报告单。这个可疑是指,这张胎心监护还达不到正常的标准,但是又没有异常到需要马上做剖宫产的标准。至于是不是胎儿在宫内真的有危险了?可疑!可疑怎么办?继续监护吧!
我相信很多做过孕检的女性,都有过「胎心监护可疑」的经历。这个可疑就是这么来的。
讲了这么多胎心监护的事,是想说,我们对于胎心监护数据的判读,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或者说,当数据增多的时候,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提供更多精准信息。
相比起传统的听胎心方法,胎心监护确实可以提供更多数据,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帮助,但是这个帮助究竟有多大就不好说了。我们希望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获得明确的「正常」和「异常」的信息,但是到头来,它所提供给我们的,可能只是一个「可疑」。
我们对于正常和异常的划分,意味着可能指向截然相反的两种决策,而任何决策都伴随着成本和潜在风险。当我们获得的数据增多的时候,并非仅仅是提供有用信息的数据增多了,那些提供无效信息的「噪音」数据可能也同比例的增多了。比如胎心监护单中,那些肯定正常和肯定异常的信息,确实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决策;但是在有效信息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可疑监护单也出现了。之所以可疑,就是因为我们从这张监护单中,获得不了足够有用的信息,足以支持我们做出决策。我们被大数据的噪音污染了。
现在,用于医疗的移动可佩戴设备发展迅速,这些设备可以给人们带来颠覆式的便利体验,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获得自己身体的数据,我们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各种「人体大数据」。但是,这些详尽的实时的数据,到底能给我们提供多少有效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我们决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多大程度上改善我们的医疗现状?就像胎心监护一样,是否真能如我们期待的那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还是仅仅增加了剖宫产率?假如我们实时获得了一些体温数据,看到了几个38℃的「异常值」,我们应该为了搞清楚原因而作大量检查吗?这些检查会不会是像那些剖宫产一样也是不必要的?或者我们干脆就作为「噪音」忽略这些「异常值」?如果对于这样的异常要忽略的话,那么我们获得实时数据的意义在哪?或者类似数据达到怎样的阈值时就表现出相关意义?这些恐怕都还很难简单的拍脑袋回答,都需要进行大量长时间的相关研究。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这样易得的数据,确实可能颠覆传统医疗,不过时间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慢一些。
因为数据增多的同时,噪音可能也在增多。这些可佩戴设备获得的数据意义有多大,这些设备对于医疗决策的作用有多大,都还需要接受循证医学的检验、分级。如何在噪音和有效信息中进行梳理,才是进入移动医疗设备时代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毕竟是涉及到健康和生命的领域,宁可步子小一些,也不能为了噱头扯到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