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巴赫 · 1720】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完成于1720年(在其手稿上有明确的注释表明),此时巴赫来到科腾宫廷任职,科腾公爵给了巴赫很稳定的生活。
因此,巴赫在写作的过程中异常平静和满足。著名的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曾从作品的每个音符中感受到了来自巴赫的幸福,他认为这部作品是“来自巴赫的无限喜悦”。
这部组曲以其结构严谨、精密,高度理性又平易近人的独特艺术魅力被业内称赞为大提琴的“旧约圣经”,更是演奏家技术与修养的试金石。
不单单演奏家中意,舞蹈家也是热爱,仅仅在八月底九月末,前来中国巡演的“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和林怀民的“云门舞集”《水月》都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灵感带来了现代舞蹈作品。
【巴赫的伯乐 · 1000】
提起这套组曲,必须要提到伟大的西班牙大提琴家巴勃罗·卡萨尔斯,如果没有他,巴赫的这套组曲将被碾入历史的尘土之中无人可知。
《组曲》是卡萨尔斯十三岁那年在一家二手商店中发现的,在获得曲谱后卡萨尔斯如获至宝,在他刻苦钻研了 12年之后,终于在他25岁岁时站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奏《组曲》,从此掀开了音乐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我们猜想,作为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编舞的史波利先生,第一次从《组曲》获得灵感的时候,心情应该也是兴奋的;而据了解,他还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把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改编成现代舞演出。
经过卡萨尔斯的发现后,全世界的大提琴家都对这部作品着了魔。由于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手稿上没有任何标示,甚至连表情、速度和连线都没有,这就给演奏者们留下了诸多的可能性空间。
鉴于作品本身的开放性,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演奏家都会以不同于以往的理解方式赋予作品以新的视界。因此,该组曲流传至今已有几十种由各个伟大的大提琴家所编定的版本存世,每个人都标注上自己的弓法、指法和对组曲情感的理解。
可以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组曲》版本。
不单单演奏家如此,作为编舞家的瑞士人史波利和华人林怀民,演绎同一作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前者继承于白色芭蕾的仙气和后者吸收了东方文化的韵味,是完全两种不同风格。
【理性vs情感 · 300】
在演出的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先入场坐定于舞台一角的大提琴手,和随之步入舞台起舞的舞者,两者相互映衬。
大提琴手演绎这部伟大作品的难点在于:作品的的时代与我们相隔近三百年,这部组曲究竟在巴赫心中是什么样,很难知晓。(小编吐槽:全靠猜吗?)
现今,对于解释巴赫的不同派别,大体可被分为两类,我们可以称作“理性”与“情感”的对立。
“理性派”认为:
演奏巴赫的音乐,应当遵从巴洛克的音乐审美,讲求形式与结构美,较为刻板,应该忠实体现严谨的结构,相对较少投入个人情感和现代技法。
“情感派”则认为:
演绎巴赫不应拘泥于巴洛克的风格的局限,需要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同时感染听众的情绪,甚至可以在巴赫的作品中加以发展。例如马友友的“巴赫”和鲍比·迈克费林的“摇滚巴赫”。(作者独白:真是赞到爆!真是赞到爆!真是赞到爆!)
我们曾在之前的文章里,不止一次地提过:
在现代芭蕾体系里,音乐和舞蹈不再是背景和前景的关系,而是相互映衬,舞蹈是音乐的外化,音乐则成了舞蹈的内涵。
“理性”的大提琴手和“感性”的现代舞者,是本次演出最大的看点;
前者用大提琴,似乎让我们触摸到了巴洛克音乐的精髓;而后者用纯正意大利流派的“足尖”,为大家带来有别于传统,但并非前卫的现代芭蕾。
本次来华演出的现代芭蕾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其大提琴演奏者是斯卡拉首席大提琴桑德罗· 拉弗兰奇尼,他敢于同现代芭蕾舞者在剧场里协作完成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勇气和精湛的艺术功力着实令人钦佩,
我们认为:当晚的“巴赫”是内敛的、深沉的宛如一个慈祥却不失规矩的“父亲”与总是试图冲破“规律”的调皮“孩子”(即当晚的舞者)之间的一场“亲密”游戏。
【充满舞曲化风格的大提琴组曲】
《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从结构上看,釆用了组曲形式。每一组皆釆用了同一调性的序曲和舞曲组成,分别为G大调、d小调、C大调、降E人调、C小调和D大调。舞曲也是来自欧洲各地的风格化舞曲构成;
在组曲中有德国的阿拉曼德舞曲,法国的库朗特舞曲,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英国的吉格舞曲以及小步舞曲等组成。无论是在速度和形式上都拥有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和对比,十分适合编舞者的发挥。
当晚的组曲被编舞家重新组合为两部作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物生>》(组曲1、4、5号)和《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风起>》(组曲2、3、6号)别出心裁的配以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呈现出音画之美。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中的五人交响舞段落,即如交响乐般,每个舞者演绎自己的舞蹈动作,共同组合构成完整的舞台呈现。这段舞蹈以现代的演绎,放大“意大利流派”的传统风格。
至于说这种传统是怎么样的?我们简略荡开一笔:
芭蕾舞的起源地是意大利,在传入法国成为“宫廷芭蕾”之后,才真正得到发展;如果说,法式的贵族优雅有时候会有点“甜腻”,而俄罗斯流派的过于“程式化”,丹麦流派丰富的腿部动作,可能让你觉得“浪”的话,那么,意大利流派在灵动和雅致之间,恰好取得了平衡。
【为什么艺术都爱巴赫?】
无论是现代建筑、现代芭蕾还有其他艺术领域,很多大师都会选择巴赫的作品来进行融合。为什么巴赫的作品可以穿越时代,成为无数人心中最为经典的杰作或二度艺术创作之首选?
我们认为,是因为巴赫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核指向了某种本源,而这本源本来就可以生激发任何形式的艺术。
正如巴勃罗·卡萨尔斯说:
“巴赫的作品拥有所有的情感,爱情的、悲剧的、戏剧性的、诗意的……都发自内心和灵魂,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果说,林怀民“云门舞集”的《水月》,通过巴赫,使整个作品指向了东方意境;那么,史波利则透过巴赫,不但告诉了大家什么是“古典”深意,更启发我们对“现代”趣味的思考。
【图片来源】
《无伴奏芭蕾舞曲》| 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 摄影师 | 张夷
《吉赛尔》 摄影师 | 澎湃 朱伟辉
其余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