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河出新书了,很快点了想读,很快上购书网站放进购物车,这几天挑挑拣拣再搭几本,好了,下单。
和他以往的书评集一样,《冒犯经典》也是小小的,32开是我最喜欢的规格,可惜并不主流。就像书评集一样也不主流。
喜欢小河的书。读完他的第一本书后,一直对那番作为普通读者的感言念念不忘,“我不是个好读者,记忆力不佳,领悟力也不够,仅是凭着一股盲目的热爱,一本一本地读,读得杂而不精,读得乱而无序,但我读得高兴。”在我觉得自己只爱读书而没什么八卦的谈资、读了太多文学类而不是“实用书籍”感到不安时,读到这样一段话,莫名地心安。
这只是一种爱好,这不过是在以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取代另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这不需要通过考试来认证什么,何必想得那么复杂呢?干嘛要为了合群而把时间用在不喜欢的娱乐八卦上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呢?
当下正值写作变现的浪潮,五花八门的训练营都在教“如何快速写出爆文”。凡可成文,皆有套路,新时代的八股文受到新时代群众的热烈追捧,和写作紧密相关的读书也成了一件非常功利的事,要拆解、分析,彻底研究套路,把几十块钱买的书读出上几千块钱培训班的效果,这才叫“学以致用”,这样才不会辜负读过的书。
读书从未如此有用过,可也从未如此无聊过。有多少人能拒绝让爱好变成谋生手段呢?又有多少人能用来谋生之后还保持初心呢?
我佩服小河能在这样的浪潮里保留完整而独立的自己,坚持读书只因读得高兴、只想取悦自己,做到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能不让自己的爱好变味。一个令人羡慕的读者。
看到书名《冒犯经典》,就想起自己一段对经典“粉转路”的经历。
1. 经典是很好看的
小时候,我爸经常像放羊一样把我放进书店里看书,书店门口有很多大爷在那儿下棋,我爸就挤在人群里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带我回家。大概那时我很小,铺天盖地的书里只看堆放在地上的正方形故事书。
最早接触的经典是童话,家里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虽然人名很拗口,但总有很多新奇的事物让人心向往之,像壁炉、烟囱、城堡、南瓜车、森林中的小木屋,和稀奇古怪的、很希望现实里也能发生的故事,比如如果长得只有拇指那般高,就能和鸟做朋友了;玫瑰花里住着仙子,晚上会飞出来;一个青年跟人打赌在某个房间待三个晚上,完全没被鬼吓着。
那时家里还有《葫芦兄弟》和一本《牛的故事》,不过这些就乏味多了——我完全不想跟蛇精打架,也不想做一头牛吃草犁地。
语文课上老师说要多读课外书,最好能读经典名著。我想起那些比较好看的书,封底上总写着“世界著名经典童话”,便觉得这经典的确是好。
2.Get不到意义,粉转路
也许是学校的要求,哥哥上初中后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高尔基的《童年》。前者我只看懂了一篇《五猖会》,这个讲差点儿因为背不出书而没法去看戏的故事真是太惊险了,也太难过了,我都上三年级了还看不懂那些古文,七岁的迅哥儿背起来一定很痛苦。《童年》也不是特别有意思,不如童话好看,但家里再没别的课外书,还是看了几遍。
读到阿廖沙在外面有个小棚(或者小窝),超级羡慕,因为我家是4个人睡一间房,我很想有自己的小房间。
也记得“好事情”,觉得做实验特别好玩,一直很好奇他说要给阿廖沙做的羊拐是怎么玩的,为什么灌了铅就打得准。
诗和歌几乎都是跳过的,除了有一个讲故事的长长的诗,其他都看不懂。
读完再去看前言,上面写着“批判资本主义”、“作为一个革命者的觉醒”云云,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看出来的。我只看到一个小孩子的日常,他有一个很好的外祖母,和一些很不友好的亲戚。
后来这几本书看腻了,就去书店看课外书。一般都是读完书再看前言,发现里面的介绍跟自己读到的不一样,这些故事总是能解读出“抨击”、“批判”、“讽刺”了丑恶现实的深意。虽然我也看到了坏人坏事,但完全没能想到“封建主义”、“资本家”、“不屈的奋斗”那样高深的层面。我觉得自己很笨,读完故事还不懂得其中的道理,看了前言所讲的道理也是糊里糊涂。
于是不读书了,一来好书的“好”我悟不到,二来好像每本书都被赋予了阴暗沉重的含义,无论最后是喜剧还是悲剧。
五年级的时候电视上放《名侦探柯南》,我就去看推理小说了,尽管一次也没猜对凶手,但看别人破案的感觉也很好啊,还能学到很多的冷知识。就这样又喜欢上了读书。
3.到了一定程度,就想读好书了
毕业以后,某次和老爸吵架时被训了,“只会读小说,没头脑”,当时很生气。读小说怎么了,我借回来的推理小说你不也很多年轻时看过吗?
读书是个寂寞的爱好。同学中很少人喜欢,同事就更少了。偶尔遇到爱书的人,喜欢的类型也大相径庭。每每读到什么令人振奋的、醍醐灌顶的,特别高兴,想要探讨却没有可以倾听的对象,只好抄下击中我心的句子发朋友圈,希望以此勾搭(吸引)到产生共鸣的朋友,然后可以像祥林嫂一样地诉说这有多么好多么美妙;偶尔聊天会说在书上看了什么,别人赞叹“你好文艺啊”、“你读了好多书啊”,不知道为什么感到特别不自在,像是自己在炫耀一样。那是肤浅的、令人害臊的。
那是我喜欢的才华,是我羡慕不已的、可望不可即的才华,不是我的才华。那是别人的一部分,不是我的一部分。我没有那样的思想。
的确是没什么头脑。
有句话说“你的问题不是书读得少,而是好书读得少。”翻了豆瓣上标记的读过的书,还真的没多少好书,而且为数不多的好书也不过是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读书让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但在这个取悦自己的过程中,我只是作为一个观众,在看别人的热闹。我并没有参与其中,读完,也就过去了。
我开始想要更多,想让自己稀薄的思想充盈起来,而不是一个肤浅的只会点赞的观众。
改了签名档,“只掉书袋,算不得真本事”。想多读好书,想做有思想的人。
4.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读经典
重读《80天环游地球》,居然发现了这其中的时间管理技巧:总保持时间上的盈余,钱可以买时间,事先订好计划并一丝不苟的执行,当必要时以最终目标为重做出适当取舍,生活上保持极简……极度自律的福格先生简直是个潇洒的侠客,而这种潇洒并不只是因为他“有钱”。
小时候在哥哥课本上读了《春风沉醉的晚上》,从此对郁达夫喜欢得不得了。上个月读完他的散文全集,被他如此沉迷女色吓到,喜欢的程度减了几分,但敬佩的程度又加深了几分——他实在是太坦率了。还有他的文采,郁达夫先生的才气已不只是“文艺”所能描述的,他是真真正正的文学青年。
还有杨绛先生的书,第一次相信了好书是会“常读常新”的。怎么说呢,这种“好”和别的书的“好看”不同,不是那种过山车式的读时畅快淋漓,合上书便回到现实,过后想起也不过是“哦,还不错”的旁观者的愉悦。这种“好”在读的过程中是震撼的,你惊异于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新奇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原来人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可以这样地去生活。读完放下,也许不一定会念念不忘,但指不定什么时候激活了记忆,它自己会回响,于是想要再被冲击一次,再受教一次。
据说追求清心寡欲的人是不能不看《瓦尔登湖》的,它被捧得如此纯净优雅。最近第三次拿起,又第三次放下,依然是一章都没有读完。不知道是我还不够静,还是只是和作者的磁场不合,又也许只是不到读它的时候。
但从此学会了对经典保持关注,因为一本经典,有时候可能不只是一本经典。
*这其实应该不能叫做一篇书评,好像写了太多的自己。不好意思我写了一篇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