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想抽时间看一看人物传记,我感兴趣的人物大概有科学家(学者)、运动员、政治人物以及历史人物。今天翻帖子看到有人推荐钱学森。为什么对钱学森感兴趣呢,我之前看到一句话讲,钱学森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什么叫战略科学家,就是他的科学知识为国家的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便把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进行记载。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今天观看了钱老纪录片的第一集,钱老的父亲是一名国外留学回来的教育家。钱老的童年似乎也和我们一样在循规蹈矩的学习生涯中度过,据书籍记载钱老对每天课程的回忆:每天上午的主要功课是练习书法,动笔前,先净手把纸张仔细地在桌子上铺好,墨要磨得浓而黑,然后用马毫笔沾墨汁描红格。 下午上自然课程,他们可以用花瓣,树叶,图画代表还不会写的字汇,课程内容包括地球科学、地理、音乐、美术等。
初中
钱学森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安静地看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开拓自己的视野。他的中学是在北京师范附中度过的,那个时候的附中聚集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学者,他们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自由思考,那段时间的经历深深影响了少年时候的钱学森。在他写给西交大图书馆的一封信里,他回忆道:
在北京师范附中的校园里,矗立着青年时期钱学森的雕像,他的一手拿着书本,衣角被风掀起,眼神望着远方,神情忧郁。因为当时校园是平静的,但是校园外是战火连天的。钱老回忆那个时候在中学学习,都有一个问题压在心上,那就是中国的存亡问题。不要说是老师,学生也是。在这种气氛下,大家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
大学
在报大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各自认为钱老在数学、国学、教育以及艺术方向都有天赋,但是当时的环境使得钱老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努力学习物理、化学,似乎要当一个科学家,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认为只有实业才能救国,而当时工科最好的交大,因此钱老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交大。
钱老是一个文静的学生,每天几乎都要在图书馆坐上好几个小时,虽然他主修铁路专业,但是他看的书不止,
他在信里写道:讲飞艇,讲飞机,讲航空理论的书都借来读,讲美国火箭创始人罗伯特·戈达德的书也借来看。
在交大保存的钱老的成绩单中,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其中记载他曾经因为伤寒休学半年回杭州静养,在静养的大部分时间内,钱老都在看书,他回忆道: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书,对政府活动的背景有了了解,使他的人生展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时候的他才是二十岁左右,他的自学能力可见一斑。休养回去到学校以后,他也参加了乐队,学习了乐器,终日与学习和音乐相伴,他的校园生活是充实的。
但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1932年,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当时日本拥有2000家,而中国只有270架,其中只有90架是飞行状况安全的,全部都是进口的。这次战争深深刺激了二十一岁的钱学森,如果不是这次事件,也许他会延续父亲的期望,他会成为一个制造火车的工程师,过上舒适的生活。他报名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的考试,他已经决定,远赴美国,学习飞机设计。
追梦
这时候,人们在国内浙江青年的杂志上,看到了钱学森的一篇文章,钱老在这篇名为《火箭》的文章中表现出了对速度的兴趣以及对天空的无线向往。他写道:
1935年8月,钱老登上了赴美的轮船,这一批留学名单中,有很多后来对中国各方面产生影响的人物:历史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水利学家,据他的助手回忆道:
他曾经给我说过:我那时候出去,我不光是得学位,我就想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都学到手,站到他们所有外国人前面,我要回来。他就下定了这个决心
比方说,一个人的动力,如果你是为了个人,和你为了改变国家的面貌,后面有几亿人等着你回来建设,我想这个动力是绝对不一样的,他就是怀着这个强烈的爱国之心出去的。
钱老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旅程,终于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就读航空工程。在这个学院,钱老和在交大一样,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佼佼者。有一次考试,很多同学都做的不好,大家找老师理论,但是老师的门上别着一个试卷,那就是钱老的高分试卷。但钱老也碰到了困难,那就是实验课,他曾经向老师抱怨太过注重实验,老师说:听着,你不喜欢这就回中国去。那时候他就深感中国人在外国不受尊重,抬不起头来,人家都瞧不起你。
在学校里,钱学森喜欢独处,一个人去听交响乐的演出,一个人在教室里安静的看书,一个人在校园里沉思,一个人忍受漂泊海外的孤独,一个人苦苦坚守心中的梦想
1936年的秋天,钱学森用了一年的时间,取得了硕士学位,经过苦苦思索和劝服父亲后,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选择航空理论,他的前辈蒋百里很赞成,认为这不仅是钱学森一个人的梦想还是全民族的梦想。这年,25岁的钱学森从东向西,横跨美国大陆,去加利福尼亚的小镇去拜访一个从未碰面的人,这个青年的梦想旅程会怎样展开呢?
期待后面的纪录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