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精英教育,我们总会想到常青藤盟校,那些头顶着精英光环的年轻人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是在常青藤盟校待了24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他的作品《优秀的绵羊》里看见这些年轻人光环背后的阴影。
他认为盟校的年轻人大都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表面上我们呼吁“多元化”,但现实就是香草味,只不过挑出了32种不同口味的香草而已。从众心理让父母和孩子从小都在追逐同样的事情,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了,所以让我们感觉到安全。作为父母,没有人不支持学校以培养有创意的、独立思考的学生为己任,但是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压力,父母的眼里只有名校。
那么,在大学里,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在那样一段珍贵的时光里,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日子里,我们该了解到什么?到底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一、学会思考,认识自我
威廉·德雷谢维奇认为,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这远比我们理解的思考深和远,这里的思考说的是思辩的习惯,并把习惯用于实际生活。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但是学会思考只是开端,最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本身。
每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自私的。你的使命就是建立自我。-爱德华.泰勒(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我们所读的书,听到的理念,看到的艺术,受过的教育以及感受过的情绪都会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会促使我们质疑之前所有的自我认知。教育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又不断的使我们脱胎换骨,自我疗伤。在思考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先要明白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不管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如何,我们要能发现自己,认知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理想和追求。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所以我们不能被动的接受教育,被动接受思想,要主动的为自己而想。乔布斯曾经说过要相信现在每一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对未来产生影响。工作也是一样,有的人总是抱怨公司对待员工不公平,环境太恶劣,领导太苛刻,那么等待他的永远是低薪低能力。把工作当做为自己打工,努力做好每件小事,在固有流程中不断的优化总结,提出更有创意的想法并且能够实施,那么你离加薪升职也不远了。
二、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
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的前提是,你认为这对你很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伴随你一生的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造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还记得我以前刚毕业从事一线教学的时候,周末的课程一天8小时上课下来加上与家长的沟通,累成狗。一天下班累的不想说话,在等公交车的时候软绵绵的靠在站牌上,然后看到跟我同样工作强度的好朋友A,背着个大包,哼着小曲,也在等公交车。我忍不住问她去干嘛?她说去打乒乓球啊。我讶异这么累还打乒乓球?她笑道喜欢啊,喜欢就不觉得累。当时就刷新了我对她的看法,有意思。
好朋友B自从搬了新家,为了除甲醛,买了好多绿植。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然后养着养着养成像个花农一样,研究怎么配土,施肥,怎么修剪,哪些植物喜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看他的那些花有没有长出新芽,花开的花色有没有更深一点,满脸的专注和满足感。最近他正研究英文版的园艺天地,努力了解国外房子里面小庭院植物的布置和养殖,说希望将来有自己的一块地,种上各种植物,每到周末就去看看地里的植物。听他娓娓道来的感受中,不禁被他的神情感染,有意思。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是因为事情本身就有意义。 努力去寻找你的热情,去追求你的热情。那有的人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对哪些事情感兴趣。那么以下几个小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
- 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
- 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
- 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你会感受到满足个人心愿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追随热情时,你也会面临放弃。可能是放弃你打游戏的时间,或是放弃你逛街的时间,或是放弃一些无用的社交,但是这是值得的。
事情最终是否得到外界的认可不受你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握的是事情本身和你对它的热爱,工作的收获也是一样。最终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你是否过上了自己满意的生活。
三、学会独处,能够反思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独处像是一个空碗,不要用它来去盛那些虚无缥缈的思绪。”高中时我的学霸姐姐C如是说。学会自己跟自己相处,不要把独处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曾经读过刘同的一本书《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我想这里的荣应该说的是个人的收获和成长。生命本来就是一场长途旅行,我们通过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不断成长,逐渐才能发现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刘同
想起兰兰姐姐在宽宽4个月的时候让宽宽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她在桌旁静静的看书,看管了太多家长不停的跟孩子说话,互动,教知识的我忍不住问:“姐姐,你为什么不跟宽宽说话?"姐姐很淡然:“平时我们也会跟他说话,现在让他安静一会,他需要学会自己跟自己玩。”顿时我就被震慑住,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击中内心,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强烈的认同感吧。
独处时,经常会有各种复杂的情绪涌出来,我们感觉无法改变周边环境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训练从变化中成长的能力,训练把时间过的更有效率,让现在所做的事情拥有未来的意义。
去学会思考认识自我吧,去寻找你的挚爱努力成为有意思的人吧,去学会独处反思自我吧,在内心深处,你会发现有勇气和自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