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有意给自己放了个假,且读了一本“闲书”——“网红”书记陈行甲写的《在峡江的转弯处》。最早知道陈行甲是在“我是演说家”中无意中看到的,为他所讲的为了推广巴东的旅游资源,他唱歌为巴东代言,手持“秘境巴东”的旗帜从3000米高空跳伞等。由于巴东属于湖北省,总有亲切感。对这样的县委书记感到敬佩,但没有深入了解他的其它信息。上周无意中刷到关于他的几个小视频,才知道他当年最轰动的是高调反腐,面对当地盘根错节的黑恶势力,他正直强硬,顶着巨大压力将反腐工作推行下去大刀阔斧,把巴东县县长、县委副书记等重要官员连根拔起送进监狱。当然过程中经历的煎熬与不易鲜为人知。比如他曾经深度抑郁和焦虑,自己和家人甚至遭受到性命威胁……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16年任期届满拟被提拔时却毅然辞去公职投身公益。
这简直是个传奇。我很想了解背后的故事,就当即买了本书,周五晚上到货,就开始阅读起来……《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人生笔记一共七记:一写母亲和童年岁月,二写爱人和大学生活,三写基层工作,写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四写清华学习生活,五写赴美学习生活,六写巴东任县委书记任期的工作,包括惊心动魄的反腐工作,七写转场公益后的经历和感受。
周五我读到深夜,陈书记的文笔流畅,语言朴实。很多话语乃至于有方言的意味,作为故乡情节的人,读来更有一份莫名的亲切感。我最开始读的是他和他妻子的故事,读完全书,感觉用“网红书记“来定义他实在太过肤浅。他充满了浪漫主义、理想情怀、菩萨心肠、侠肝义胆…… 他在书中一直也在回答人生的意义,其实这也是我最近思考较多的问题。是呀,人生过半,下半场注定主旋律与上半场有所不同。到底做些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且是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呢?我想到了陈行甲书中所说的:“我坚信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我想,在这方面,我也是可以有所为的。书中关于母亲的篇章同样让我感同身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特别怀念我的母亲。两年前离开了我们的母亲。一生勤勉、善良和博爱的母亲。
陈行甲说,是他的母亲给了他“生命的底色”,我又何尝不是呢?
陈行甲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但却有一些人生的大智慧。正是她的悲天悯人影响了陈行甲为官风格,并使他最终决定走上公益之路。他说:“我愿意带着母亲赋予我的这份初心,在公益路上走到人生的最后,带着付出了全部的爱之后的满足感去天堂拥抱我的母亲。”书中写了关于母亲几个故事,读罢让人对这位母亲产生由衷的敬佩。
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仍保持着对他人苦难的同情。村里有户贫困而又不讨人喜欢的人家,常到他们家借盐,母亲总是慷慨,并说:“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借给他们,他们就没地方借了。”他们家门口常有背脚夫歇脚,母亲就总是把门口扫得干干净净,给他们水喝,并让作者打着煤油灯为他们照明。
这很自然让我想起我的母亲。记得我们家门前有个泉水井,冬暖夏凉,过路人都愿意到这里歇歇脚。其实泉水井是在邻居家的厨房边,距离我家约500米,且是弯弯曲曲的陡坡山路,记得每逢下雨,妈妈挑水回家特别难。但不知为何,过路人都愿意到我们家门口歇脚,而不是泉水井边的邻居家。即便在井水处喝了几口井水,依然愿意再爬一段山路到我们家门前坐坐。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我妈妈。妈妈说:出门人不容易,放几把椅子,把井水烧开喝下去就更放心。确实,我们家的开水壶永远都是满满的,还有那种大片大片的粗茶(便宜的那种)。过路人都愿意在我家门口坐坐和爷爷唠嗑,爷爷也会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烟叶分享会抽烟的路人们。我们家的场子确实总是干干净净的。
书中作者说母亲爱干净。我妈妈也一样。年轻时能做得一手好的针线活儿。每年上学和春节我们总会穿上妈妈亲手做的布鞋。妈妈还会裁剪,尽管我们一件衣服穿姊妹几个,但妈妈总会缝的很合身,哪怕是补丁也会缝补的很服帖,或者巧妙的绣上几朵小花。。。
当年我们那里不通公路,妈妈想了很多方法挣钱,种菜酿酒和炸油条等等。每天除了忙家务,起早贪黑搞家庭建设和提高家庭收入。因此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姊妹私人还算是穿的吃的都上乘的那一类。
作者将母亲放在第一章,我周六细细品读,不时让我陷入回忆和怀念之中。
本书让我震撼的还有作者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贫穷的乡下老家。哪怕后来清华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选择回到当地。我从山里走出来,我多少知道一些山里因为闭塞和物质贫乏精神生活贫乏导致的对有梦想和诗意灵魂的人的孤苦无依感。
然而作者始终是抱着改变的雄心投入其中。包括后来决定投身公益,我想都是因为他内心始终有一种纯洁的崇高的理想。他说:“时代给我们那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
生在山里长在山里,我和作者一样理解“在绵延的大山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放着羊群,或担着猪草,想象着山外世界的孩子们”。佩服作者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我在想,或许几年之后我也可以联系到作者一起做一些对乡下教育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意思的是,作者说他从小就喜欢诗歌,参加过诗社。看简历,我们都属于70初,遥想我们当年的青春岁月确实充满了文学思潮。我也曾是诗歌爱好者,一直文字爱好者。也认同作者说的话文字有时就是一种救赎。
作者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这是这本书能够有血有肉地呈现那么多让人动容的细节的原因。在书的开头,他写道:“在文字共和国里,不需要有专业的学历,复杂的经历,甚至不需要有优美的文笔,你只需要有个人的经验能够带给读者某种可能性你就可以书写。写作不是一个异己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生命体验城市的记录和思考。在文字里找到安顿自己的所在,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算是找到了写作对于自己的价值。心里有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去书写一个个灵魂,写他们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写那些勇气、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真正的书写,不会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召唤。”
深以为然。如今,在一个城市,我相信或许有一天,因为某个项目或其它缘分,我一定会接触到作者现在所做的公益事业。也可能为此发出一份光和热……
在这个特殊的日记里,立下一个大大的心愿。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