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满大街搭上自己上课时间做兼职还颇有成就感的时候,你的同龄人已经通过作为联系招聘企业和劳动力主力军的桥梁赚的盆满钵满了。
案例人:
小林,男,20岁,某普通一本院校学生
案例:
小林从寒假开始在某劳务派遣公司担任hr一职(俗称学生代理)(其实具体工作就是发布招聘信息,与有意向的兼职具体长谈细节,解答疑问,告知工作细节,带兼职们去相应工作岗位,工作后调节一些矛盾,录入兼职信息汇总),渐渐形成广泛的人际交际网,圈出了潜在的兼职者,以朋友圈为媒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效益网,最终走向了能依靠自己买上ipad pro 和nike球鞋外加旅游的炫酷人生(???)(至少在我看来有那么一点点的味道)
案例分析:
虽然我看出的端倪可能只是流于表面,但凭借我也曾经和此人合作过(此人的官方解释)(其实在我看来也只是又多了一层中介啦)一周的经历我还是厚颜无耻的来答一波~~
第一,此人眼光独具
在众人还是流于“我该做什么兼职”“我该做什么志愿者”云云的日常人生哲学问题的时候,此人已经修炼得跳出了这个境界,寻找更高的出路。有时候,选职业还真不能囿于“切,这个职业门槛好他喵低,他也能做?一点都不符合我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x大出身的身份。”的认识。
任何职业,只要有上升和供自己成长发挥的空间的可能性,都是一份有价值的职业。
具体来说,什么是没有成长空间的兼职呢?比如说,付出更多努力与否和薪酬没有关系且不能有所习得觉悟的工作。派传单,短期服务员都在此类里。
而劳务派遣这个工作看起来好像低端又不需要技术含量,印象中好像每个微信搞招聘的背后都是一个抠脚猥琐大叔,但是如果人际关系足够广泛的话,赚到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初步猜测第一层中介应该有1.5元/小时/人,即每实到职兼职一人做一个小时可以有1.5元酬劳。外加在一家正儿八经的公司浸润个一年半载,那可是在社团担任要职也磨炼不出来的底气。
第二,同类吸引法则,又名接地气
做兼职的大多是尚处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蓝精灵:???)(呸,走错片场了,是善良又淳朴),对于这些中介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认识:这厮又在我辛苦赚来的血汗钱里抽回扣?而作为他们当中的一员的担任中间人的小林自然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小林不仅和他们打成一片在群里又“全民K歌”的又陪他们扯黄段子,还在朋友圈发“如何获取某影片资源”的链接,晒美食深夜放毒,日常吐槽调侃学校诸如此类的,像极了身边的你我。
这样,信任可靠感马上duangduang的出来了。对了,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从不刷屏!早期90初和后期80后的人之所以和如今兼职主力军不在同一频道上,招聘感召力没有小林那么强是因为他们老是po一大段废话出来,那段废话不能完全显示出来还要再发一段在评论里,天啊,这不就是令广大人民深恶痛绝的微商代理本理吗?分分钟屏蔽掉他好吗。而小林是从来都言简意赅:招xx数名,有意微我。解决了真正需要兼职的人的需求之余还不让人嫌烦。
第三,形象光辉
这个又名美男计了,还是要有一定颜值底子的,作为新时代一名注意自我形象的男生,小林同学经常“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也从不吝啬自拍照(和肌肉),令一众宅女神魂颠倒的哈喇子直流(别看我!我不在此列!)。试想,现在可是个看脸的时代,别了别了,那边报的兼职我不要了报这个小奶狗的吧。
第四,两部传播理论
这个可不是那个未经证实的理论哟,名字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大家都知道,有个理论叫六度分离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朋友圈也有同样的效用,几个拥有强大数量微信好友的人强强联合,你关照我一下,我帮你宣传一下,微信好友几千?分分钟的事情好吗?
同样,在数量上取胜于人,在劳务派遣中也等于在财源上取胜于人了。这也毋怪一名代理要出重金(???)要求别人在朋友圈帮忙转发招聘信息了。这点在一个考研公众号的推广战略上体现的淋漓极致,该公众号先是吹嘘自己可以提供考研院校招生信息,考试复习内容要点等干货,一群头脑发热的小孩心血澎湃屁颠屁颠po到朋友圈,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朋友圈下起了一阵“考研雨”。最后,该公众号用户数量啪啪啪地飙升。
最后的最后
我:干货呢?
她:亲亲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更多的资讯尽在.......
我:(假笑)小仙女是不打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第五,团队原则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招到足够量的兼职呢?
那就要采取抛一些利铒出来了,当然这些利饵总不能太多,也不能让人知道是利饵。
当初小林在朋友圈虽说招合作的代理但实则是他这层中介的下面也加了一层中介,扩大业务用的,而这层小中介,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赚的钱微乎其微不说,还要损失在一些短期内仍要见面保持良好正面形象的的人的信任度。
林:给你一个任务,招xx十名。
我招完十名后......
林:鉴于xx单位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只招两名兼职即可。
我:???我不要脸的吗?
兼职们:搞什么?骗人的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我:妈妈我不和他们玩了还不行吗?
这种方法对小林本人是有利的,因为通过小中介而到职的兼职本来不在小林的朋友圈里,通过抛出利饵可以扩大朋友圈,最终达到扩大业务的功能。
说了那么多杂七杂八的,其实试用范围也不仅限于代理,微商之类朋友圈经济也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尽管都是管中窥豹,其实还是想表达一个主题:一个适当的工作,如果可以跳出常态,花精力和时间思考一下可以进行哪些创新和变革,赚到的,自然是要超出常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