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边越来越多朋友结婚了。
每隔几个月,我就得从工资里拿出三分之二做份子钱。三分之一用于朋友结婚的红包,另外三分之一用于朋友孩子满月的利是。基本上自己没剩下多少钱。
现在和老同学聊天的话题,也从「作业写完了吗?借我抄一抄。」「明天上什么课?」「老师晚修抓人了吗?」
变成了,「我好想结婚。」「我也是。」
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到底要到猴年马月才结婚。
-2-
前几年看堂哥被家里人逼婚的时候感觉很爽。
我在大学里都谈恋爱了,听说我哥的大学是每天上课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看小说。我想不通为什么过了25岁的他还不处对象(也可能他处了我不知道),而且还为当了二十多年的处男而沾沾自喜。
4年后的今天我被奶奶教育,快点谈恋爱,早点结婚,早点生小孩。
同事跟我说,抓紧时间了,一旦过了27岁就很难嫁出去,过了30岁夫家会怀疑你的生育能力。
父母跟我说,努力考上公务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快点结婚安定下来。
读书时,我们最害怕的就是有人问,「考试考得怎么样?」「考了第几名?」
工作后,我们最害怕的就是有人问,「工资一个月多少钱?」「有对象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仿佛成绩就标榜了我们的人品,工资就代表了我们的能力,对象就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全世界都把年龄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推脱到我们身上。30岁以后还不结婚,就是社会的毒瘤,就是身边人的笑话,就是父母的耻辱,甚至还会被贴上很多难听的标签,比如老姑婆。
就像整个国民幸福指数都是被大龄未婚男女拉低的。
-3-
我身边有很多着急嫁出去的女孩,曾经我也为了自己到底要早嫁还是晚嫁这个问题焦虑。我焦虑的原因,大概就是像成为像贝克汉姆的老婆维多利亚那样的辣妈,年纪轻轻就生小孩,孩子长大了我还是个小姐姐。
只是碰巧打开电台,听到了王菲的一首老歌,「是不是不管爱上什么人,也要天长地久求一个安稳......这怎么成。」
婚姻归根结底,应该是爱情的表达方式,应该是神圣而庄严的。上帝创造夏娃和亚当的时候,只是希望他们能结合,并不要求他们什么时候结合啊。
就像老一辈的人认为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我们不否认,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年龄的原因就急着结婚,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两个家庭的不负责。
我似乎有些理解我哥为什么30岁了还没有结婚。
因为有些家庭,不允许你像别人一样风流快活、虚度光阴,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别人站在同样的起跑线。因为忙于事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抽不出时间规划除了工作以外的事。因为想寻找更理想的伴侣而不是随便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90后的婚姻观里,闪婚是一件很摇滚的事,闪离倒成了很平常的一件事。
在民政局工作的朋友说,「偶尔离婚的队伍排得比登记结婚的队伍还要长,而领到结婚证开开心心走出大门的不多,倒是领了离婚证的,还会在门口嘻嘻哈哈地相互拍照和拥抱。」
如果婚姻不能从一而终,为什么彼此还要缔结,非得弄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才甘心。
总有人不断在我们耳边说,「别太挑,差不多得了。」「你看隔壁家陈阿姨都当奶奶了。」「楼下张阿姨的儿子准备二胎了。」
其实我也想过结婚,看到同年龄朋友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看到我的侄女从喝奶到学会跑步,看到在这个充满悲伤的季节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我也曾想过,要不就随便找个人吧,慢慢再磨合。可最后,还是想想罢了。
我清楚,那些劝我们随随便便将就的人,往后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与坏,他们都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我不愿意因为年龄的原因把自己变成像超市快过期的食品一样低价促销,我不愿意变成两个大小孩带小孩,我不愿意十年后才后悔当年的自己太着急,我不愿意过那种除了说「我上班了」「我回来了」没有「我爱你」的日子。
父母花了那么多心思和金钱培养我们,是希望我们能成为有用的人,遇到更好的人。
-4-
刷微博看到一个段子,「感觉全世界都在订婚,领证,结婚,生孩子,而我在忙着随份子。」
我开始愿意去掏这个份子钱,为了这个份子钱我得更加努力地赚钱。
人生是自己的,年龄只是人生的倒计时,提醒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当下而努力,不是提醒我们每天担心自己的婚姻问题。
「如果能顶到一定的年纪不结婚,老家的同龄人逐渐开始该离的离,该家暴的家暴,该乱搞的乱搞,院里的长辈带三四个娃还要烦恼子女的家庭矛盾,也差不多该崩溃了,就没有人再关心你为毛还没结婚了。」
22岁,我只想做个努力赚钱的单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