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附近,有一座荒山。
清朝时期,附近百姓发现一种奇怪的石头,以为这种石头是龙的骨骼。
“龙骨”也是中医里一味珍贵的药材,于是有很多百姓去这座山上挖掘“龙骨”去中药铺卖,于是这座山被称为“龙骨山”。
1/
什么是龙骨
一直知道有龙骨这么个东西,好像是化石一类,于是去简单的百度一下。
龙骨是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
但这两种龙骨,样子有点不一样,作用是一样的。《本草纲目》里,还记录龙骨的性味:甘,平,无毒。立刻脑子里就在想,《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是否真的尝了尝。
2/
中国古人真的尝了很多东西
所有的中草药,在它的记录里,都会又它味道的记录。似乎中国古人对吃的,有一种执着的追求。
古人真的尝试了很多东西,看看能不能吃。所以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要去吃这些呢?有些东西,看上去又不能吃。
3/
会不会因为饥饿?
有些人对于之前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特点。这么多的饮食文化,汇聚起来,造就了我们丰富的饮食文化。
我就有个疑问,是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没得吃呢?
我还小的时候,父母和我说过,他们小的时候有过挨饿的经历。那时候没得吃,甚至很多人去吃草根、啃树皮,甚至还有人吃土,好多人都饿死了。
这些对我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能用没吃的。地里面都是庄家,再不济还有野菜什么的,水里还有鱼虾蟹。
只要是想吃了,自己辛苦一下,垫吧垫吧还是可以的,不至于饿死人。
但这个真实存在的,比较保守的认为从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因饥饿致死的中国人为一千四百万人口,最高的估算则认为当时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四千余万。大英百科全书2004年版则称,中国的大跃进饥荒造成了两千万人的死亡。
在现代都有可能发生饥荒,那么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发生饥荒的概率,那不是大得多?人民没有粮食,什么都回去吃的,易子而食也是真实存在的。
4/
饥荒改变了我们
在维基百科上,公元前108年至公元1911年期间,至少发生了1828次饥荒。几乎每年至少在一省发生一次饥荒,不过严重程度上各不相同。
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吧?那些有储存粮食习惯的人、能寻找到食物的人,在这一千多次饥荒中,被删选出生存下来了,刻在基因里,也成为了我们。
所以我们爱好吃,也会用很多看似不能吃的东西,做成一道道美食。蚕蛹是一道美食,毛豆腐是豆腐长毛,舍不得扔,做出的美食。
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还是要记住,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可在基因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