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孩子的最大好处是,相处的时间变长,更多的互动,更多的心灵交流。你会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触碰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小宝儿很喜欢让我讲述我小时候的事情,那是一个对她来讲,既新奇又与她而言有关系的故事,所以自从有了一个开始,她会不厌其烦地要求你再来一遍。也借由此,让我重新找回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在此记录一二……
(一)DIY煤油灯
小时候是要上夜校的,那时的晚上,电是限量供应的,大约晚上很晚的时候才能来电,在上学的时候,都只能用煤油灯,解释一下,原来还是用钢笔写字的,放钢笔墨水的小瓶,在墨水用完之后,放上煤油,弄个灯芯,就成为一个DIY的煤油灯。上晚课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桌上放一个煤油灯,就着微弱的灯光读书、写字。如果再加个玻璃灯罩,一个提手,就可以成为一个灯笼,在上下学路上照亮用。那时候,手电、蜡烛都还不是家家都可以随意给小孩子使用的平常物件。如今想来,虽只二十几年的时间,却是一个遥远的存在,是现在的小宝儿想象力所不能及的。
(二)冰棍儿
爱吃冰棍的我,对儿时的冰棍还有深刻的记忆,在我给孩子讲述时,首先说的是,那时候你想吃冰棍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随时随地的。超市、小卖部、自家冰箱,这些在妈妈小时候是没有的。儿时卖冰棍是走街串巷的,骑个自行车,车座上放一个保温的泡沫箱,里面盖上棉被,得以短暂保存,使冰棍不那么快融化。天气热的时候,沿街叫卖,小孩子听到叫卖声,循声寻找,才能买到吃到。那时的冰棍也不似现在有如此多的花样和口味,记忆最深的是五分一支的红色的冰棍儿,真的就是冰棍,我觉得应该就是,把糖水+色素冻成冰吧。虽如此,那个甜却是很多年以后,即使吃过更多的口味儿,更昂贵的价格,仍无法相提并论的。
(三)迟到大王
读五年级的时候,要到离家几里外的镇上读书,那时的我年龄太小,父母有时也会忘记叫醒,总会睡过头,还要自己做早饭。那时只会做一种早饭,就是炒馒头,放一点油儿,油热了直接放馒头片,放一点儿酱油、盐,炒熟即可,简单省事。即便如此,仍免不了炒成黑乎乎的馒头干儿。(在如今看来,如此少菜又没营养的早餐,却是我生病时、怀孕时最怀念的那口儿)急急忙忙吃几口,就得往学校赶。很多时候,甚至连饭也来不及吃。天气好时还好,如果赶上下雨,或冬天下雪,自行车也没法儿骑,只能步行几公里的路。那时的我,总是没有时间的概念,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走到几点了。总之,就是屡屡迟到。就因为迟到,年终评选三好学生,也没选上,当时的班主任是我们村的,跟我父母的关系也不错。因此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迟到大王”。那时的我,害羞腼腆,因为这个外号,更是觉得无地自容。有意思的是,当时班里还有一个男同学,我是老迟到,他是总生病旷课。那时候,迟到旷课是要受处罚的。我是迟到两次,拿10张白纸,他是旷课两次,拿一个笤帚。因为我俩,估计老师的纸和笤帚总也用不完。
(番外:给闺女讲完后,闺女还给自己幼儿园的小朋友讲了,妈妈小时候被老师叫“迟到大王”,还郑重地告诉小朋友,你们不许取笑我妈妈。唉,我的黑历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