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缝。不久之前,我就遭遇到一次失败的会议发言,可以用“惨案”来形容。在那次会议上,由于一个意外情况,突然领导改变了会议的主题。要求大家对“我们网站的未来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是第一个发言者,因为没有事先做准备,当时就有点发蒙,只得随便说了两句:“我觉得我们网站应该参考商业网站的做法,增加收入。还应该多增加一些娱乐的内容。”
果然,这话一出口,就遭到了领导的反驳。领导表示:第一,商业网站的的那套并不适合我们网站的实际情况;第二,娱乐的内容不可取,我们这样的地方网站,转帖大量的娱乐新闻,是没有人看的。看来,领导对我的发言是相当不满意的。
真是觉得好尴尬。我平复下心情,倾听接下来别的同事的发言,发现有很多人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啊,怎么他们就得到了领导的认同了呢?一定是我表达意见的方式出了问题。痛定思痛,会后,我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碰巧的是,正好读到一本书《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里面提出了“交换问题的14条规则”,根据这些规则,我对自己的发言内容进行了反思,发现自己应该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2
下面是我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实际情况总结的几条开会发言提出意见的原则。
第一,不能只说结论,必须补充根据。我的会议发言太简单,只给出结论性的东西,但是没有在后面解释我的根据。这种没有根据的意见,自然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反驳。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不了解你的思路和你的依据。别人很可能认为你的意见是武断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二,不要用模糊词汇和太专业的词汇。我的用词太过模糊,用的多义词缺乏统一的标准。比如说,我说的学习“商业网站”,本来的意思是学习那些本地的商业网站的做法,更多的关注老百姓的民生热点问题,同时采用社群化的方式建立一批忠实用户。但是我用的“商业”这个词含义太多,以至于领导根本不理解我所说的“学习商业网站”指的是什么。同时,“娱乐的内容”,也是非常模糊。我的本意是,提升网站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让读者感到娱乐。却被误解为“多转载娱乐新闻”,这也是我用词太模糊造成的。
第三,要先给出讲话提纲。我们平时讲话,总喜欢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的过程中,临时想到的东西到了最后再补充。这样很容易陷入混乱,也让别人没有耐心听下去。如果在开头,就给出自己谈话的内容的提纲,比如:我今天主要讲三点,下面分别是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这样就会显得有条理的多,也能让别人对你的意见印象更深刻。
第四,表达意见的先后顺序。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说话地图”的概念。作者认为发表意见分为“结论”、“根据”和“建议”三个不同的区域。我们讲话应该先给出结论,然后给出为什么做这个结论的根据,最后再说出自己对这个项目的建议。类似这样的方式:我同意这个项目方案(结论),理由有6项,别分是.....(根据)。同时我还有3点提议……(建议)。不是每一名听众都有耐心听完所有的长篇大论,所以,有必要要在听众失去耐心之前,先说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再给出自己这个结论的依据,这样能让对方更容易看到谈话的整体脉络,能第一时间让听众了解你的意见。
第五,遇到别人的反驳和攻击,一定要平衡心态。会议上,总有些人要找你的茬。比如,你提出一个建议,可是立刻有人说:你上次提的那个方案,最后好像失败了哦。这时候,你可以选择马上回击,反驳说你上次也是同意了那个方案的啊。然后必然是一场火药味很浓的交锋,因为对方势必也不会善罢甘休。不过,如果你还是希望自己的精力回到方案本身的话,那么就不要与别人在这件事上纠结。只是回答他:你说得对,那个方案的确失败了,但是和今天的事情并没有关系。让我们还是专注到眼前的这个问题吧。
3
以上就是我看书总结的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方法,听起来还不错,是吧?不过,只想到这一步似乎还不够。《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上面我的那些感悟,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出意见”,而并非是“如何建立自我意见”的。“提出意见”只是套路,而“建立自我意见”才是真正的技能。要建立自我意见,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我之所以会在会议上发言失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动脑子”掉的坑。这里就需要利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了。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
第一,面对一个问题,要弄清楚哪些是自己理解的,哪些是自己不理解的。
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要问清楚或者想清楚。在开会时领导要你发言或者给你布置任务时,第一步不是表态,而是确认自己对此事的理解程度。比如“网站的未来发展思路”这个问题,首先就应该问自己,对这个问题真的是完全清楚吗?未来,指的是多久的未来?是未来一个月,还是一年,还是几年?不同的答案,必然导致不同的回答。而发展,指的是哪方面的发展呢?是说规模上,还是网站点击量上,还是经营收入,还是指团队建设呢?这些,都是有必要首先搞清楚的。
第二:使用5W1H。如何确定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程度呢?最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就是5W1H了。你可以尝试着对于一件事,询问自己能否回答的出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哪里)、Why(为什么)、How(怎么做)这些问题,确定自己的理解程度。在商务场合,还可以自己增加to Whom(向谁)和How much(多少钱)的选项。
第三,要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把握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和真实的目的
。同时再问一句,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目前讨论的方案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的方法?而目前讨论的这个方案,是不是非得立刻执行不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事实真相,其实可能都未必是真实的,而是真实的投射。比如说,有一个年轻人,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年要读100本书。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无法坚持下去,就很苦恼。这时候他就去请教一位个人成长界叫易仁永澄的大神,大神问他,你读100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是想学习啊。大神又问,那么你想学习的是什么?学习这些目的是为了什么?年轻人说是想提升自己的技能。那么提升技能的目的呢?年轻人想了想,是想赚更多的钱。而赚钱的目的呢,是为了让父母更开心。那么,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这就是所谓的初心,莫忘初心的那个初心。那么,这时候就要再想一想,让父母开心,这样做是否是有效的呢?除了这样做,有没有其他的方式,也能让父母开心呢?回到工作中来,假如说领导提出一个方案或者计划,他一定是想通过这件事,来实现一个自己的目的。这个背后的目的,领导可能不会说或者不想说,这时候,如果我们能洞悉领导背后的真实意图,就不必把所有的思考都局限在眼前的这一件事上,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
第四,使用“一人辩证法”。
与其让别人反对你的意见,让你手足无措,不如事先自己反对自己。所谓“一人辩证法”,就是“彻底反对自己的想法的观点”,可以想象有一个人对你说的每句话都无条件反驳,然后你自己去寻找每一个反驳的依据。如果这个依据是合理的,那么就保留下来。如果这个依据不合理,就划掉。这样,试图建立一个“反驳清单”,然后把所有可能被反驳的地方都彻底想清楚,会让你对自己的意见更加熟悉,如果遭遇到别人的反对,也能提前想办法应对。
第五,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设想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确认事物的两面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后果,都要事先考虑清楚。这在我们评估一个方案的可行性,提出自我意见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同时,当我们需要做决策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提前预判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提前准备应对各种可能性的方法。
好了,这就是我在掉进坑里之后,通过读书学习和思考而总结出的一点心得,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