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创意与学习比机器更好
机器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更加科学理性,更加迅速。他们不需要打破自尊心,他们不会骄傲,他们不会气馁。所以我认为如果从速度上和机器去竞争,那简直是自不量力。在数量上无法战胜的时候,那就要从质量上尝试可能性。
机器学习必须要先由编程者设定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框架。当编程者本身思想水平不够高的时候,他就不能实现跨学科、透过表面看本质,自然给机器的信息也不够突破常规,得出的结论也不会突破预期。所以我认为,跨界思考,多领域知识同时考虑是人脑的独特之处。
因为大脑是存在随机性的,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大量信息,然后存入大脑的潜意识中。很有可能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那些信息都被灰色的大脑皮层灰质所吸收,在遇到时机的时候,就会被激活。所以所有的经历,所有的努力都不会作废,功不唐捐就是这个道路,不断地刺激自己的大脑,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去喂饱脑细胞。在一个多领域为基础的脑细胞储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可能激发出无视规则的创意。
而这种跨领域的、随机性的创意,机器暂时是难以做到的。
再谈一下,那些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技能。
就像过去的打字员一样,很多技能在机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不再被需要。人工智能现在可以威胁到语言。当机器可以高效翻译的时候,我们还要去学语言吗?我想技能的培养其实有两个维度,第一是有没有用,指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助力;第二是能不能提高软实力,指那些虚无缥缈但又真实存在的气度、审美等软实力。
就像画画一样,现在拍照的一秒钟就可以记录下来,画画却要画上好几个小时。但是画画这个传统技能却找到了新的存在方式。画家们开始不追求像不像,而是追求表达。由此画画从一个单纯的记录工具,变成了一个表达和创造工具。
这么想的话,那些大家说正在走向消亡的技能里,会不会也有那些能够异军突起的技能呢。例如语言的学习,你是通过学习的过程来了解这个国家,显示自己的诚意。
不需要过度焦虑
听到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不禁让人恐惧,自己会不会失业。我想这一点倒是不用太担心,因为人力市场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并不是完全是效率至上。现在虽然说中国的第二产业在逐渐转移,产业升级。但是政府在关闭工厂的时候会显得很小心翼翼,因为关闭了低效能工厂虽然在效率上是正向的,但会导致大量人群瞬间失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原因。因此从社会稳定考虑,和的确存在那些想吃老本的懒惰的人存在,政府不会让落后的产业马上被淘汰。一切的升级、更新都是缓慢而渐进的,因此可能你不会被裁员,但是你的发展前景会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