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播完的《罚罪》的大结局中,赵鹏超隔着看守所的玻璃对亲弟弟常征说:“你倒幸运,你的一生有你的童年来治愈,我的一生都在治愈我的童年。”
他这句话说的是常征和他自己。
然而作为一切犯罪活动幕后主使的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常征和他一样,从小就不在亲生母亲韩亚身边长大,但是他却以为亲生母亲从始至终最爱的只有常征。
赵鹏超之所以在长大后一心想着回国利用赵家的生意来拉常征下水,就是因为他自己认为没有得到母亲同等的爱。
直到常征念了他们亲生母亲的遗信之后,赵鹏超才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爱。
一点也不比给常征的少。
赵鹏超的这种心态和行为,类似于金惠南院长和朴钟锡院长的《以为长大就会好了》一书中的“说谎癖”,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都无视自己的幸福,所以才会想尽办法跟常征过不去。
1、小时候的我,总想长大
动画片《伤痕》讲了一个总是在家被父母打骂的小女孩,身上布满了伤痕,因此即便是在夏天,她也总是穿着长袖衣服。
直到一次上课期间,老师发现了她身上的伤痕,然后在小女孩躲闪的眼神中紧紧地抱住了她……
而另一个动画片《伤痕俱乐部》讲的则是一个经常被妈妈冷暴力对待的小男孩,最开始的时候他说自己和小伙伴们一样都是受伤的孩子。
可最后他才明白,自己身上的蓝色伤痕和别人的紫色伤痕不同。
别的小伙伴遭受的是身体上的暴力,而他遭受的则是精神上的暴力。
相信有不少人的童年都会经历这样的暴力和“冷暴力”,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这些暴力会渐渐淡化掉。
然而另一部分人的阴影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反而会像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罪恶的种子,在日积月累中渐渐长出了恶之果,从而给其余生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影响。
那个时候,我们总以为长大就会好了,因为我们觉得只有小孩才会被大人伤害,所以等到我们长成大人之后,自然就会摆脱这种伤害。
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面对的环境比小时候还要复杂,因此我们所要承受的竟也就比小时候还要多,沉浸在这种情绪中走不出来的人,就渐渐地成为了阴郁的人。
2、长大后的我,更加烦恼
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玛蒂尔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的回答却是:“总是如此。”
是啊,小时候总以为长大就会好了,就不会有那些我们无法承受的烦恼。
可是长大之后才发现,长大才是烦恼的开始,并且长大之后的烦恼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烦恼。
小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装成熟,让自己显得无所谓,甚至有时候还会故作深沉,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明白,《小小少年》中唱的一点都没有错。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TA的烦恼增加了。”
因为我们长大之后不但要承受随之而来不可捉摸的千变万化,同时还要不断地治愈童年时期那些伤害所残留下来的那些疤痕。
身心俱疲的我们或许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化解掉负面情绪的影响,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但无法化解,反而还在渐渐地被那些伤痕所吞噬。
3、走出来的我,真的好了
据说有些监狱会把牢房里所有的墙壁都刷成黑白道,长期住在里面的囚犯就会渐渐变得失常。
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面对眼前的困境,并且想办法走出牢房,重新走进彩色的世界。
我们心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座监牢,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任凭时间流逝、自己被囚禁在其中,那么最后我们的情绪走向抑郁那将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你陷入了被过去和负面情绪反噬的痛苦,却又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走出来,那么《以为长大就会好了》就一定是你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
二位院长通过亲身经历的病例为我们解说了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并且为我们剖析了它们产生的根源、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解决那些负面情绪之后的病例迎来的是什么样的幸福生活。
无论是曾经失去亲人朋友、如今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的敏感者,还是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总是不幸的自卑者,又或是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子女的职场妈妈们,翻开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针对性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一步步走出禁锢自己的监牢,重新回归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
前不久看老舍先生的《特别可爱,特别痛快》,书中有一句话很适合抚慰现在压力山大的年轻人:“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
就像《以为长大就会好了》中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学会积极、温暖地看待世界和自己,这样,当我们“在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时,思维的联想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流动”。
让我们试着对自己的负面抑郁情绪说“你好”,并且在经过解决不同负面情绪的过程之后,笑着对自己曾经或者目前还拥有的抑郁情绪说一句“谢谢你,我的抑郁情绪!”
并请时刻记得,“抑郁的反义词不是幸福,而是生动感。”
因此我们需要努力的,不过就是生动地过好每一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