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去了,父亲的身体状况仍然未见好转,最近反倒有些症状加甚的趋势,人比之前也更加受罪。每每守护身旁,听到他痛苦的呻吟,心里便如万千细针在乱扎,胸腔难受得发闷。
这时候我总希望角色可以互换,我宁愿受苦的人是我而不是他。而每每这时,我又万分自责,为什么没有更早一点做万全的防备?为什么没有坚决彻底地反对父亲戒烟戒酒?为什么不早一点陪父母到更多的地方走一走?……可是,每一个为什么都没有答案,因为历史不能倒流,我们只能活在现在,没有时光机器不可能穿梭到过去,不可能为假设作出更改。
我想起《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中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说的是,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
故事要表达的意思我早就明白,可是为什么没能更早地实践其真谛?为什么直到亲身经历父亲身体变差之后,才知道时光是多么的无情,才发现它早已带走父母的青春岁月,送来了垂暮之年。为什么非得在措手不及时,才明白年轮的残酷和命运的沉重?
诸多的为什么仍然挥之不去地萦绕在耳边,脑子里又浮现出不久前红极一时的两句话,“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两句文字的意境太美,我敢打赌不止我一个人被它吸引、为它沉醉。以为远方有自己的梦想,远方有不同的生活,所以不顾一切地要追逐远方,要行走在路上。
或许这样做也没什么错,从西方的个人主义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独立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我们是东方人,是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人,受几千年儒教思想熏陶,骨子里认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所以我想你肯定也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家有父母不远游”。其实这与前文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样出自于孔子(《论语・里仁》),原句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孔子在2000年前就悟到了这样的大智慧,遗憾的是2000年后的我们并没有将其精华充分吸收。
确实是,父母尚在现实的世界里苟且,我们怎么去追寻诗和远方的田野?家有父母在,怎能独自游?他们柴米油盐了一辈子,理应换得子女的膝下环绕。不要等到他们韶华老去体力不再,再去追悔莫及,不要真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不可追回,未来不能预测,能做的除了现在还是现在,所以如果可以,明天或是后天,将用在手机、电脑上的时间节省一部分出来,陪陪自己的父母,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为他们做一顿饭,给他们洗个脚,陪他们去他们想去的某个地方,将他们曾经给与你的欢乐再还些给他们。
父亲因疼痛而频频蹙眉,咧嘴,翻来覆去却不能入睡。看着他消瘦的容颜,我默默祈祷,祈祷上天保佑,祈祷父亲早日康复。然后许下心愿: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看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