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婆婆去了,跟秦先森说,小推车还是打不开。秦先森说:这次教了下次还是打不开。
好么,婆婆情绪就上来了:你怎么这么说话,打不开你就帮着打开不就行了,下次再打开不行,你就这样跟你妈说话,别忘了我是老人了,像我这么大岁数的谁还给看孩子。你就是找个人给看也得跟人家好好说。。。。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秦先森开始反抗:还让不让人说话了,我说什么了连给看不看孩子都出来了
婆婆继续委屈的说。
我说秦先森,你就不能少说两句么,打不开,你就打开就是了。下次不会,下次再打开。
这是暖小姐醒了,听到奶奶生气说话的声音有点哭腔的喊妈妈。婆婆去房间看暖小姐,轻言轻语的跟暖说话。
我跟秦先森说,我下楼等你。
路上,我跟秦先森说,妈是不是早上心情不好。看孩子就是挺累的,何况妈那么大年纪了。
秦先森说,已经好了。她就那样,动不动就扯到看孩子。我知道看孩子挺累的。我能不知道么。
我说,嗯,那以后你早下班你就替妈多看会,带暖下楼跑跑,让妈也休息休息
秦先森不说话。自知在看孩子这件事上自己付出甚少。我也扯开话题,问下午都是谁去龙口的事。
秦先森从来都是对于哥们这件事上大于夫妻甚至孩子的,比如孩子生病都是我和婆婆或者公公跑来跑去,他都舍不得请假;而他兄弟要回德国了,即使他一个人也要跑老远去看他。过年过节就带着我和暖小姐去看他哥们的父母。那天下班我说,我很吃醋。你对别人都比对我们好。他笑着说,你吃个毛线。回国了一年到头见不了一次两次的,我能不去。我其实心里理解的,但是情感上却不舒服。尤其是看到他兄弟父母的时候,一样年龄好大了,老两口养着一只小狗。想儿子想孙女的时候只有通过视频,看的见摸不着。虽然每次见我们都很高兴,说自己的孙女及儿子的工作。但是一年能见一次也是好的。爹娘在,不远行,这样的落寞我怎么能够不能体会。即使是他这次回国,在距离青岛不远的龙口,同样只是见过父母一面。弟兄之间的情感,大概也是这样吧,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的事重于我的事。
又想到婆婆的碎碎念,有时候她是很委屈的。虽然很少说带孩子的事,但一说起来也是激动。是的,这一点,很感激婆婆。可另一面讲,看孩子也是她的需要。如果真的不让她带,她反而会更不舒服。她就是不满,说出来就好了。或者也是这么多年和秦先森,和公公相处的模式,非要双方都爆发了,也就好了。想想,真不是好的解决方式。但,那是他们三四十年的相处模式,也罢。
就像小姨,她的孙女一直跟着姥姥。二姨也是一直带着外甥。而小姨说的时候是羡慕的,每次茜茜回来的时候和小姨夫都是满心欢喜,每次送走都是恋恋不舍。不过,妈妈永远是妈妈,和婆婆永远都是两个物种。
不过我的公公婆婆通情达理,在与我及孩子教育问题上能够与时俱进,也愿意听我的意见,待我也是非常的好。举目望去身边没有人像我公公婆婆一样,真真满足矣。
感恩常在,感激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