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对了》是一本商业管理类书籍,凝练了商业管理要点,包括学心法、定目标、搭班子、选人才、做激励、出业绩、育强将、建团队和炼文化。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班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的诸多素养中,教师的管理行为居第三位,而知识能力处第七位。商业管理目的在于通过管理创造更大的商业业绩,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必然要进行教学管理,创造“教育业绩”。
职工会有薪酬的驱动,尽管有升学的需要,但是学生特别是非毕业班学生这种直接强大的驱动力相对较弱,也较难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成长的需要,学习的驱动力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设置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发挥目标驱动的作用,当然,这个目标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可以达到的。政治课的价值引领总是在第一位的,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学生跟着老师走,其中有一股无形的驱动力量。分数、评价都是一种学习反馈,在用好绝对评价的同时也要用好相对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自己比,和别人比的变化情况,调动学习积极性。
作为一名新老师,从教开始最头疼的事情其实是选科代表,尽管班主任选好了,如何培养科代表始终在摸索,但是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总是会犯错的,所以一直在给他们机会,期望他们成长、进步,当我觉得基本收发作业等基本工作总是没有做好,甚至带头讲话,多次给他机会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换掉课代表,又总纠结是否会伤害学生。在这方面,深感自己管理不足,首先,没有明确对科代表提出自己的要求,对他们的定位是助手、榜样,其次,见面较少,交流沟通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我提出的要求没有落实到位,并且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问题。
之前,总向学生强调的是不要随意讲话、记好笔记,遗漏了一个重要点:跟着老师节奏,和老师一起合作。最近,和同事聊天时感受到了学生的获得感的重要性,在最近一次试卷讲评时,一开始我和学生交代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学会有效圈划作答痕迹。然后让学生告诉我设问、材料、选项的关键词、侧重点,我再肯定、鼓励和引导,最后让他们自己圈划出来,开始总要提醒,后面发现会有更多的同学自己会主动及时圈划。开始有的孩子着急上课全订正完,提醒他们本节课目标后他们就开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课堂中后期会出现疲软,就需要提醒他们目标聚焦。过程中,他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对课本不够熟悉的问题,对比之前,总体上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深刻感受到:要进行管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