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3 14:54:31)
赶论文,备盲审。
从1983年9月1号到今天这个假期,2012年4月1号,我在学校里一共待了将近30年,终于可以结束学子生涯,走进社会大熔炉了。
回想30年前那个夏天快结束的时候,记得父母亲一起送我去我们厂附近的徽师附小幼儿园上学,那是我第一次走进校园,第一次长期过集体生活。我还是很大方的挥挥手和他们说再见,“这里还不错,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于是就开始跟着老师和同学进教室玩去了。自此,来去基本上都是自己跑回家,或者和同学结伴,或者独自走。成绩还行,算混得过去,不知为什么还是很讨老师同学喜欢的,就是偶尔可能因为我的土气或者男孩子气,老被某些优秀女生鄙视或者嫉妒呢。
小学里最感愉快的事情,是当时功课不重,我可以痛痛快快读课外书和寒暑假去乡下亲戚家游玩。因为父亲工作的厂子就在长青山脚下,山上中学的大操场也是我和妹妹、同学放风筝、玩单杠、聊天的好去处。在炽热大夏天的下午,我常常从山下儿童图书馆借书回来,抄小路拐到半山腰里,就坐在教室外一角的大树浓荫底下,逍遥自在地乘凉、捧读童话故事和小说,等太阳快下山了,天气不那么热了,才慢慢踱回家吃晚饭。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跟着朋友去城南问政山脚下的歙县中学校园探访,我就被那里的古色古香和浓郁的文化气息给迷住了,结果后来一发奋一努力就待了六年。
我们县城里当时最美的校园,还是要数斗山脚下绿树掩映中的徽州师范学校,那里住着我好几个老同学呢。冬天腊梅飘出的清香,春天桃李遍布,好像池里还有荷花,铺着煤渣渣的大操场、好多大而舒坦的兵乓球桌,最美的是山下的琴房,不时有悠扬的钢琴声飘扬而出,这些统统保留在我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的记忆里。
接下来,17岁第一次独自远离家门,到芜湖安徽师大外语系学俄语,四年后返回歙县老家,下绍濂乡教书,顺便学英语、中文和考研,四年后又来到这里,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学英语、对外汉语、历史和古籍。这一路上我拐了无数个弯,碰了无数的壁,终于感觉似乎已经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舵,终于不折不扣的完成了了家族和老师们交付在我肩头上的重任,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安安心心的返回歙县老家定居休憩了。但是原来一直像瓷器店里野牛,爱热闹,爱叽叽喳喳的我,却没有想到这全套受教育受训练的过程、这回家的路一走就是30年啊。而我当年那样一个土得掉渣的小妞,一个野孩子今天居然硬生生被打造和训练成了堂堂博士,这一路上遇到的家长、长辈们、老师们还有朋友们的教育之功劳真是大得去了。
结束这漫长学子生涯以后,我目前有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一是争取找到亲外公的信息,知道自家的血统从哪里来的。最好还能搞清楚亲太外婆是从哪里来的。第二件事是上县城城北郊外飞虎山为我养母郑小姣、养父杨伯伯祭扫。总之寻根,联络家人、老师,和族人叙旧是我结束学业之后最需要做的事情。第三件事是找到工作,签约,以及确定今后生活的伴侣、地点、方向和领域。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